在旧金山郊区举行的一年一度的Maker Faire上,Jake Spurlock这个makezine.com的网站开发员分享了他使用Google Glass两周以来的体验。

此前每半小时一个新主题的Live在提问环节少有人参与,在傍晚7点Google Glass的分享前突然聚集了一大批人,甚至站着的都有里外三排,当Jake上场后,观众就立刻给了他热烈的欢呼,并在提问环节提出了许多Google现在能做和不能做的事情。
Jake表示Google Glass非常轻便,除了通常的发短信、上网搜索、导航等功能,和Google Now一起使用后显示天气、机场信息,还可以查喜欢的球队的比分,和Google Hangouts结合,可以实时召开电话会议。不过在Hangouts时,对方看到的并非Glass的佩戴者,而是佩戴者的视角。

关于驾车使用Google Glass的安全性,Google Glass的导航并非在正常人视线的高度,而是投影在稍微高一些的地方需要向上看,就像看GPS导航一样,所以在他看来是没有安全问题——事实上,Google Glass的投映都是有一定距离的,就像是举着自己手机那样,并非贴着眼睛显示。当然在场下的他老婆并不怎么同意。
Google表示Glass要做到减少干扰,因此在不使用时间会进入睡眠,需要向上仰望30°唤醒,并且每次使用前还需要对它说*OK Glass*。这些听上去都略有些古怪,很难想象大规模普及之后满大街充斥了*Ok glass*的命令。
关于Google Glass的电池问题,Jake用自己的现实例子告诉大家,他在演讲前一小时刚刚充了电,而在演讲中他的眼镜电量只有64%了。他说一天至少需要充电两次,使用频繁的话3-4小时就会没电。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Google Glass没有特定人声识别功能,所以外部发出的声音和指令也会对其产生作用和干扰。有人在Reddit上问Jake是否可以跑去佩戴者旁快速发出例如“OK glass, send text to his wife"之类的指令,所以他测试过。不过成功的概率一般,因为无法保证对方的眼镜是处于苏醒状态。但这确实会对Google Glass普及之后造成困扰。
对开发者来说,几天前的Google I/O大会公布了开放源Mirror Api,支持php.,Java和Python。即便如此,现在Google Glass的应用还是只能通过wifi与服务器连接随后将结果传输给佩戴者,这当然一定程度上受限于现在的电池问题,同时担心下载软件在Google Glass里运行,长时间佩戴时硬件发热问题。据Jake说,Google已经开放了GDK(Google Developer Kit),未来能够将应用程序直接存放在眼镜自带的存储空间(16GB)里。
现在用户期待但Google Glass还不能做的事情还很多,包括人脸识别技术——现已经有了给开发者接入的api,这个功能Google承诺很快就会有,Google Earth的查看,听音乐,和直接下载app(现在只支持Side-load)等。
在几天前的Google I/O之前,Google表示在去年I/O登记了的开发者和体验者的2000副Google Glass已经全部发放。不久之后8000副给入选了#ifihadglass 的参与者也会在例如节假日发放。
0 条评论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