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你可能不信,德云社人气最高的演员,可能已经不是郭德纲了。
在《欢乐喜剧人》第四季的欢乐值微博投票里,德云社年轻演员张云雷和杨九郎以极大优势排名前两位,郭德纲屈居第五。从昨天的数据来看,郭德纲的得票只有七万多,还不及第二名杨九郎的一个零头。

一个节目的投票数据可能说明不了什么,但在这背后,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是这么多投票是怎么来的——张云雷和杨九郎的粉丝团在有组织有计划地帮他们刷票,这已经是以往粉丝们只会对偶像做的事情了。

曾几何时,德云社最火的明星是郭德纲,其次是抽烟喝酒烫头的于谦。那时候也有粉丝说德云社是偶像男团,但那都是开玩笑。
如今的德云社,却似乎真的成了一个男团。粉丝们有组织地打榜、抢票,不同演员的粉丝互相 diss,即便是去茶馆看相声,也要举灯牌和荧光棒了。
当相声演员成为偶像
张云雷似乎是一夜之间火起来的。即便是不听相声的人,最近也会发现些蛛丝马迹:
微博上不少营销号开始发布张云雷唱歌的视频;B 站上突然出现了很多德云社男演员唱流行歌曲的视频剪辑;抖音和全民 k 歌里,也有很多用户开始翻唱张云雷的代表作《探清水河》。

网络上曾流传过一个视频:嘻哈歌手 GAI 周延成名之后,一次演出时舞台边的女粉集体大呼“延延哥哥”,GAI 不好意思地红了脸,急忙走到舞台另一边。
被称为“XX哥哥”,是男明星被女粉丝男色消费的一个标志。这一点上,德云社的“二师兄”张云雷似乎比 GAI 适应得更好,也更乐在其中。
如今演唱“北京小曲儿”《探清水河》时,张云雷已经习惯在歌词“日思夜想”后故意留出空当,等台下女粉丝集体喊出“辫儿哥哥”,再继续唱下一句。

张云雷是德云社现存演员里的二师兄,除了辫儿哥哥,粉丝们称呼他的另一个称呼是“二爷”,和很多粉丝会自称某某太太一样,他的粉丝也自称“二奶奶”。他的粉丝们也早就有了自己的应援口号:“相思赋予谁,小辫儿张云雷。余生那么长,想嫁杨九郎。”
“二奶奶”们组成的“小辫儿张云雷粉丝团”运作成熟,会通过官方微博通过向粉丝集资对张云雷应援。应援经费的用途除去给演员送花篮和水果特产等礼品,还包括向现场其他观众赠送张云雷的贴纸、卡套、手机支架、宣传册以及荧光棒。
从粉丝团集资的收支明细来看,张云雷粉丝团去年第二期集资 40000 余元已将近用完。今年 1 月 10 日,粉丝团又发布了新的集资召集微博,今年要在 20 场以上的演出里为张云雷应援,每场预算 4000 元。

粉丝经济淹没了谁
不只张云雷的粉丝团会集资应援,郭德纲儿子郭麒麟的后援会也组织过类似的集资应援活动,甚至花钱更多。
郭麒麟生日应援一场活动,粉丝会应援的费用就超过一万元,不仅郭麒麟有礼物、蛋糕和花篮,粉丝会还给现场的其他演员、工作人员和现场观众分别准备了应援礼物包。
粉丝团还在每年生日以郭麒麟的名义为西部捐赠相对应数量的树。以偶像的名义做公益是粉丝团中很常见的一种应援行为,王凯、张继科、易烊千玺等人的粉丝都以爱豆的名义种过树。

这些粉丝们大多是年轻女生,接触到这些相声演员的途径也多是通过综艺节目、抖音、B站、以及微博等社交媒体。德云社的演员以年轻男性为主,有幽默感、会卖萌耍贱、演出内容也新鲜,颜值高一点就会得到女粉丝的追捧。
新来的粉丝们对相声了解不多,也不致力于了解郭德纲一直努力普及的“听相声的规矩”,也不想听懂郭德纲大力推广的传统曲艺。他们去现场会携带灯牌、荧光棒,台上说到精彩处,他们不会像传统相声观众那样发出“噫——”的喝彩,而是会像演唱会一样高举荧光棒尖叫。
不过即便是“不懂听相声”,新晋粉丝们也不会遭到老粉丝的嘲笑——他们会联合粉丝团集体买票,往往是演出票一出来,就被粉丝团集体买走了,老相声观众想去茶馆也去不成。
如今粉丝运营早已过了摸索阶段,新爱豆的粉丝们只要搬照前人模式,不需要怎么创新就能顺利运营好粉丝群体。他们不一定愿意去深入了解偶像的特殊性,只要按照自己的习惯来表达自我,甚至来造星,也就足够了。
年轻的相声演员被粉丝推为偶像,最先发现他们经济价值的也是成熟的粉丝经济骗子。张云雷在抖音的吸粉能力也给了骗子们可乘之机——已经有网友爆料,有人通过在抖音上发张云雷相关视频吸粉拉群,在群里以集资发红包、做书等方式敛财。

粉丝经济发展了十多年,已经接近成熟。在歌手、体育明星、知识付费教师相继成为偶像之后,相声演员的偶像化似乎也只是在顺应时代的潮流。
多年以前,相声的粉丝们曾用一句口号把自己比作一个普通人不能理解的小众群体,并引以为傲:“我眼中的马三立, 相当于你们眼中的马友友。”
托粉丝经济的福,如今马三立和马友友的粉丝们,已经可以手拉手举着荧光棒,一起尖叫着去看演出了。
0 条评论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