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长久以来,对外人就像无法探知深浅的沼泽,但暴利泡沫和低效率吸引着互联网的创业者们跃跃欲试,想用互联网思维的工具去改变这一切,然而深潭依旧是深潭,创业者们并不知道他们一开始踏入这里就注定了死局。互联网讲究高频打败低频,比如外卖和打车,我不止一次质疑医药配送 O2O 是不是个伪命题,低频,而且居高不下的配送费用,盈利点到底在哪里。「品玩」到多家合作药店,并且最终找到了相关人士进行采访,梳理了「叮当快药」这家低调的独角兽公司背后隐秘的产业链,利益链和产品核心技术。
市面上很多家基于 APP 协助药店提供信息展示再进行联络配送(分为自主和药店负责),「品玩」按照目前市场占有比较高的作为研究范本,分别是「叮当快药」,「药给力」,「快方送药」。因为经常能在地铁站附近看到「叮当快药」的合作药房(会疑惑为什么单单只有它一家有这么多合作,这个合作模式是怎样的),我用了五次,几乎每次都在15分钟内把药送到(宣传点是28分钟内送到,后文会解释技术上如何实现。),从未融资也不打算融资,非常低调,几乎看不到市面上公关稿的宣传,只有公交广告上经常可以看到。本文以「叮当快药」为范本,如果「药给力」和「快方送药」有愿意提供信息的人士,期待写成一个系列,深挖医药 O2O 市场。
隐秘而深邃的医药产业链
医药配送,药品本身的特殊性形成天然门槛,并非所有人都可以做。其次是大需求低频次,当你生病的时候,你根本不想拖着病体出门买药,但是大部分人也不可能天天生病吃药。药品从出厂到用户需要经过四个大的流程,出厂到集散,到终端,最后才会抵达用户。互联网的创业者们想提高药品配送的效率,从中分一杯羹,于是自然而然的把目光着眼于终端到用户的这一段环节。看起来市面上这三家也确实如此,实际上只有叮当快药真正从药品一出厂就把整条产业链握在手中。叮当快药从网上公开的资料只能看出是叮当快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一款生活类手机软件,但是你也许不知道它是由仁和集团背书的一家独立运营的,拥有深厚传统行业医药背景。年初,一则不起眼的消息,「 仁和集团发起组建了由260家生产企业组成的FSC(药企联盟健康服务工程)联盟,打造全国原,辅,包材及药品供应M2F平台。」解释一下,这个M2F平台的作用是实现原辅料,包材集中采购,降低联盟成员的采购成本,从而降低药品价格。仁和集团从上游最前端的时候就已经埋下了伏笔,将采购话语权集于一家,影响到下游医药公司,顺着链条集散,终端,最终传导到用户。
直到这一刻,我才明白为什么经常能见到「 叮当快药 」的合作药房,却看不到其他两家,因为这些药房本身就是仁和集团联盟之中的药房,这场传统行业转型互联网和纯互联网人的竞争,一开始,双方手中的砝码就未曾对等过。
终端到用户,按分钟计算
「 28分钟免费送到家。」是「叮当快药」宣传语,靠这句话打进了20座城市。先解释如何实现28分钟内配送到家的,假设你住在「 没品 」小区,周围有大小二十家药店,以往买药大部分人肯定会选择离自己比较近的药店,每一个药店服务的范围非常有限和狭小,除非换季或者特殊病情爆发时期,需求频次非常低。如果其中有一家是与「叮当快药」合作,按照「叮当快药」的电子围栏技术,以该药店为核心,划出能够在28分钟到达的区域,药店的服务范围就会被扩大,服务更多用户的同时,提高了药店的盈利水平和效率,同时便利了用户。配送成本的问题,涉及商业机密,此处无法详述。
目前就市场上披露的数据,「叮当快药」日订单量已经过2万,APP用户量超两百万,已进驻20座城市,合作药店500余家。就这一点我也询问了相关人员,目前的布局考虑依然是打算从一二线城市做起,做透之后再利用品牌效应进行下沉,有节奏的逐步深挖。
这并不是一场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降维攻击,而是一场传统行业对互联网发起的升维进攻。「叮当快药」从一开始便背靠大树,将从上游到下游的产业链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盈利模式也早已散步每一个链条,全国范围的布局也非常清晰。「叮当快药」其实也有它致命的弱点,未来即使死去也不会惊讶,只是惋惜。无法明说,不是被别人消灭,自己才是自己最大的障碍。
0 条评论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