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妇范雨素火了,我有些意外。
因为我从来不觉得朴实的纪实文学在朋友圈能活。我复盘了一下,觉得是开篇的那句“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猝读的书,命运把我装帧得极为拙劣。”击中了我,促使我读完了整篇文章。
老大在群里说那句话全文最矫情,还借鉴了席慕蓉。
我说:“是,击中的就是我们这些没文化的中产,先接受某种毫无事实的情感,然后才能开始讲故事。”
这让我想到我在好友的推荐下看完了何伟的中国三部曲,《江城》、《寻路中国》、《甲骨文》三本书看得津津有味。作者用一个来中国支教的美国人视点,去描述了中国改革开放初期那个特殊的时点,仿佛让我看到了一个平行世界。
但当我再推荐给别人的时候,他们却连开头的十分之一也看不下去。
按照范雨素的套路,如果何伟把他在江城里因为中耳炎而彻夜耳鸣,然后登上学校后山的那段场景提到全书的开始,《江城》恐怕在我国中产里也能变成红宝书吧——总之,开头一定要先把足够的伤痛怼给读者,否则(在朋友圈)根本火不起来。
但毕竟,输出情感并不是纪实文学的核心,甚至说在真正的纪实文学里应该很少输出情感而偏重于像事实描述才对。或者说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像杨显惠的《夹边沟记事》,用一个宛如摄像头一样客观的笔锋去记录那些残酷得非人历史却不留一滴眼泪——情感是留给读书人的,而不是写书人的。
转过来第二天,在腾讯科技任职的@足羽 兄在他的个人群里抛出一个话题:写作这个工作,会被AI取代么?
因为是个老调重弹的话题,我注意到的时候群里的讨论已经结束了,无外乎就是联系现在AI写稿的糟糕现状,认为担心这种事情无外乎杞人忧天。
AI对写作者真正的威胁在于——没有故事。
如果范雨素家里的拆迁补偿是机器计算出来的,就不会有她母亲的故事。
如果范雨素的大姐姐生病,是人工智能打针,她的大姐姐就会是个正常的人。
如果胡润排行榜上的富豪家里,请的是机器人的育儿妇,那么就不会有我们看到的范雨素。
范雨素的文字并不算好,有的媒体人嘲讽说这也确实就是个初中生的水平,觉得她文字写得好的人,需要重读初中。这或许是对的,不久之后人工智能写作就能达到范雨素的文学素养。
但人工智能写不出范雨素的故事,因为它们自己没有故事。尽管范雨素是用情感输出先命中了朋友圈,但蕴含在她文字里真正的价值,依然是这些悲伤但无奈的事实本身。
世间的故事都是残酷的,因为故事是事故的附加价值,它让所有的残酷都情有可原。
一丝不苟的AI其实并不是不会撰写故事,而是会解决所有的事故和残酷——这正是它们原本被设计出来的原因。
或者即便是有故事,那也不是人类能读懂的故事——深度学习至今为止对人类是个黑箱,没有一个科学家能解释一个人工智能究竟是如何做出一个具体的决策的。
欧盟近期要求所有的商用人工智能公司在2018年开始,向客户解释他们的人工智能是如何做出每一个决策的。
人工智能公司说:不可能,因为我们也不知道。
有乐观的人对于这种担忧并不在意,他们认为只有当人类从那些最繁重,最底层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才会有更多的时间花在艺术、创作和思考更高级的事情上。
但这只是一种盲目的乐观,它忽略了艺术来源于生活本身。
让机器管理上百亩的农田,能让农民不去劳作也能过上富足的生,但那个时代就不会再有莫言。
全部由机器选品的商店,能让你永远买到更便宜更优质的商品,但在那个时代,我们现在围绕商品所衍生出的那些内容也将统统消失:尽管某个商品你觉得确实看起来很舒服,它的介绍文章也不再是“某个北欧设计师”、“某个辍学的励志买手”,而是“这个产品外观上的斜角设计,更符合你在过去挑选商品时的记录”。
当每个大公司的高管,都变成了一个听从商业分析机器人的传声筒,那么未来世界的商业可能会有更少的欺骗、恶性竞争和崩盘。但是那样的商业还有什么意思呢?那时便不会再有华尔街之狼和监守自盗,朋友圈里甚至也不会再崇拜马云——因为他就是个阿里巴巴的代言人而已,你知道他的英明神武都是背后人工智能的功劳,甚至没有人能解释为什么应该这么做。
本质上,所有艺术不论是写作、电影、音乐、戏剧等,不管以什么形式,以什么质量呈现,都是在重新演绎我们人类的某种生活。
你真的确定当人类把生活从自己的生命中割裂之后,人类还会拥有创造力么?
当我们的生活只剩下享乐艺术本身的时候,才是对创造最大的威胁。
0 条评论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