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玩

科技创新者的每日必读

打开APP
关闭
灾难

一场以洪水之名的黑客马拉松

“诸如此类活动的意义在于,它把人们聚到一个房间,迫使政府加快响应,并仔细查看自身在流程和结构上值得改进之处。”

editor

发布于 2014年2月24日

【编者按】这是一篇读者投稿,来自英国伦敦的中国学生Chloe W。她参加了伦敦科技界近日针对英国洪水而发起的Hackthon(黑客马拉松)后,和我们分享了这段有趣的经历:科技业者是如何高效地参与到救灾行动中去的。正如她在文章中所分享的,在灾难面前,科技不能帮着填沙袋,但能帮助受灾者与信息和社区相连,帮助他们沟通所需,获取所需,并推动传统管理系统和观念的开放创新。

以下为文章全文:

2月16号,伦敦, Google Campus,来自Google, Facebook,Twitter, Mircosoft等数十家科技公司的顶尖工程师们因洪水之名坐到了一起,卷起袖子疯狂hack。让他们聚在一起的理由,是英国刚刚遭受的水灾。

Hacking中 @ Campus London   图片来源: Tech city news

Non-stop

这个月初,英国南部地区遭受洪水袭击,数万居民受灾。14号晚上,唐宁街紧急召见科技界代表;第二天,一封呼吁科技志愿者参与Flood Hackathon的召集令在各大科技公司内部及社交媒体上流传开来,并在24小时内就吸引了200多人报名参加;16号,来自Google, Microsoft,Facebook, Twitter, Conversocial, Datasif等公司的工程师及其他独立创业团队、开发者、Hacker等聚集一堂,自由组队,利用政府提供的灾情监测数据,探索帮助人们应对洪水的科技解决方案。经过5-8小时的Coding,最终共有16支团队向评委会提交了作品并完成两分钟的现场demo。

由Google, Tech City, 唐宁街10号及内阁办公厅代表组成的评委会

依据相关性和实用性,评委会最终挑选了8个项目予以嘉奖(见下表,同时Google向所有为洪灾开发App的参与者提供价值2000美元的云存储服务),并表示对部分项目提供支持向全国推广。其中有可以利用twitter来定位和寻找志愿者的小工具,3D可视化洪水数据的平台,预测明日水位的在线地图,防洪设备受损自动警报装置等等。

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一位Facebook的工程师做了一个向受灾地区群众自动推送预警短信及救助信息的应用,乍一看特别不炫酷,但他说很多人可能忽略了不是每个人都有智能手机并且提前预装了相关App,这样(真正)“接地气”的小细节在灾难的情景下愈发显得难能可贵。

完整的项目名单及活动记录见此

之后不久,Facebook英国就率先将Hackathon上的想法加以应用,推出了可自动将受灾地区用户和能够提供帮助的志愿者联系起来的临时功能。而另一家能源及电话公司比价网站uSwithc.com也将“Who do I call when I have a power cut?“项目整合到自己的服务中。

Facebook的新功能 图片来源:the guardian

Hackathon 活动向来不乏速度和激情,而这一次挑战的难题变成了眼下危害家园的自然灾害,每一个即兴创造都有可能立即付诸实践造福同胞,这大大激发了Hacker们前所未有的热血与侠气(也要部分归功于英国社会慈善传统及公众参与氛围相对浓厚)。在某个瞬间你会觉得这些IT精英们仿佛就是超级英雄的另一个化身,他们不停歇地敲击着键盘,屏幕上飞快跳转的代码似乎也偶尔散发出英雄主义的光芒……这样的氛围不仅感染着我,也是让活动的联合发起者——来自唐宁街10号、内阁办公厅,政府数字服务小组、和环境署的政府代表们——备感鼓舞。

英国首相卡梅伦也发推对此活动表示赞许,称很高兴见到英国科技界能够走到一起为应对洪灾开发技术解决方案。

Radical Openness

但冷静回想一下,无论国内外,技术已经越来越多地自觉参与到预警和救灾的行动中(比如雅安地震后,Google,百度,360,腾讯等公司纷纷上线的求助平台,又如果壳网搭建并发起的北京洪水地图 等等),但当我第一次看到活动通知中长长的政府机构名单时,并主动开放政府数据邀请大家来hack,我(作为一个习惯了政府总在打盹缺勤或保守高冷的中国人)确实颇感意外,决定要来一看究竟。

事实上,英国政府最近因为救灾反应迟缓受到民众批评,Tech City的新 CEO Grerard Grech(前黑莓高管)指出主要问题不是政府资金的投入,而是缺乏有效的控制。直到这次活动之前,环境署的洪水数据只向部分付费团体开放。“一些高官仍然固守思维不愿开放这些数据,因为他们不知道人们将如何使用它们。然而既可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又有利于国家福祉的最佳方法,恰恰在于政府对数据的开放。”

于是Tech City牵头环境署等政府部门,及开放数据协会(Open Data Insititute)等第三方机构主办了这次Hackathon,看看技术牛人们究竟可以如何开发和释放这些数据的价值。环境署承诺这些数据在接下来至少三个月的时间内将对大众开放,提供相关的API及其他资源,并让自家的工程师也参与到hackathon中确保数据可获得性。

Grerard Grech在接受BBC的采访时指出:“诸如此类活动的意义在于,它把人们聚到一个房间,迫使政府加快响应,并仔细查看自身在流程和结构上值得改进之处。”

Keep calm & smile

最后称道下活动流畅组织,除了有清晰周到的日程安排,整个活动也充分利用社交化媒体,向所有人开放,通过Meetup,Everbrite,twitter,youtube发出号召,全程实时直播和互动,一些无法到现场的Hacker也可以为现场的参赛者出谋划策。参与者们使用Hackpad,Google doc,Github,Wiki page等开源或协同工具来分享和记录好的资源及想法,不仅提高工作效率,也使得大量成果可以沉淀下来,保持开放,高度透明,不断完善,也避免了成为一场少数人一次性的狂欢。

虽然有参与者发推表示当天有种“战争时期的史诗感”,但我在现场看到更多的,是各家工程师能抛开公司间的桎梏,这一天只为国家和人民工作,穿上Google发的t恤,喝着微软送来的啤酒,啃着Facebook赞助的pizza,眉飞色舞地一边讨论一边hack,不时讲几个英式冷笑话,顺便交几个朋友相约demo后一起喝一杯……

当我把这张照片po在朋友圈,有人评价说这场活动是一次爱国主义的技术版诠释,但我更愿意相信我所看到的是一个个科技人文主义的生动注脚,一种没有悲情、不加演绎的探索精神。

Take-away

虽然开放,透明,协作,去中心化很早就是cyber游侠们的精神主张,但到今天,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渗透,技术和数据真正有了颠覆式的变革潜力时,与其把这些抽象词汇写入传说中的“互联网思维”,不如去讨论这股力量的可能性并将其用于创造、建设和改变。正如Floodhack传递的信息一样,虽然科技不能帮着填沙袋,但科技在帮助洪灾受害者与信息和社区相连,帮助地沟通所需,获取所急,并推动传统管理系统及观念的开放创新上可以做的还有很多。

虽然如今我们也有越来越多的科技公司参与到救灾和公益的行动中来,而Floodhack让我真心开始期待有一天我们的市场在三国演义或者各种大战之外,那些优秀的有召唤的人们可以翻阅藩篱和偏见携手合作,比如在让我们更便宜地打车之余,能提供交通拥堵的数字解决方案。当然这更需要城市的管理者们主动弯下腰去,学会开放,向科技人士们请教,让科技的力量和大众的智慧参与到公共服务改造和创新中去。

参考资料: BBC,Telegraph, Tech city news,the guardian

注:

【1】 Google Campus,又称Campus London,是位于伦敦科技城(Tech City)的由Google援建的一座七层开放办公空间(Co-working Space)。隶属于Google创业者支持计划的一部分

【2】Tech City UK 是英国首相David Cameron的政府计划的一部分,目的是鼓励创新并打造英国自己的硅谷,该机构成立于2011年,帮助吸引更多的科技机构和国外投资参与到“新硅谷”的创新中来。

作者简介:

Chloe W,学生党,伦敦交换中,对科技和人充满好奇。

下载品玩App,比99.9%的人更先知道关于「灾难」的新故事

下载品玩App

比99.9%的人更先知道关于「灾难」的新故事

iOS版本 Android版本
立即下载
editor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却只想留下你!

取消 发布
AI阅读助手
以下有两点提示,请您注意:
1. 请避免输入违反公序良俗、不安全或敏感的内容,模型可能无法回答不合适的问题。
2. 我们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大模型问答服务,但无法保证回答的准确性、时效性、全面性或适用性。在使用本服务时,您需要自行判断并承担风险;
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该功能目前正处于内测阶段,尚未对所有用户开放。如果您想快人一步体验产品的新功能,欢迎点击下面的按钮申请参与内测 申请内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