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Google到Facebook到亚马逊甚至到迪士尼……似乎每一个科技公司现在都把目光投向了几年前还无人关注的无人机领域——无论是用它来让更多的人接入互联网,还是用它成为货物快递员,或者让它支援救灾,无人机都在逐渐入侵各个领域,并重新定义人类的物流乃至交通方式。
然而,真正繁荣的创新还不是发生在大公司,无人机领域里,越来越多优秀的创业公司在不断涌现。
由《连线》前主编Chris Anderson联合创办的3D Robotics,就是这个领域最早也颇受瞩目的玩家。在PingWest在加州大学伯克利校区主办的无人机活动上, 3D Robotics 联合创始人Chris Anderson就接受了PingWest联合创始人骆轶航的访问,谈到了他眼中无人机的未来。
一切由一个问题开始:为什么Chris Anderson要放弃担任多年的《连线》杂志主编的工作,来创办3D Robotics?
Anderson的答案很简单:因为它很酷。
应该说Anderson 是硬件复兴的坚定支持者。他认为,在过去五年里,因为由于智能手机的发展和创客群体的出现,才让无人机这种看似极客的科技产品变得更加接近大众。智能手机的普及让感应器、GPS等元器件都开始变得便宜、简单、功能也更加强大,而创客运动群体的扩大,也大大降低了这些技术的准入门槛,并让无人机这种飞在空中的小型机器人开始向消费者群体扩展。
所以,在经过两三年的发展之后,无人机的应用场景也在现在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从最开始绑上一个GoPro的简易拍摄、到现在的专业航拍、再到既有前景的地图测绘、农业等领域……无人机的性质已经发生了变化。所以尽管最开始,Chris Anderson是因为“无人机很酷”才加入到这个行业里来,然而,他现在却强调,无人机已经不仅仅是酷了,而是可以“真正的完成一些工作”。
在无人机领域,来自中国的大疆(DJI)在美国也是颇负盛名。然而Anderson认为,大疆和自己的3D Robotics走的是两条不同的道路。他喜欢用智能手机的两大阵营来打比方:如果说大疆是iPhone,那么3D Robotics就是Android。前者想要用封闭的系统独自打造一个完美的产品,后者则希望能够开放自己的技术,成为一个生态平台。
“这不是哪一个好或者不好的问题。”他说,“这个是两个不同的方向。”
不过,尽管这么说,Anderson显然还是认为,像Android一样的开放才能更代表未来。他列举了中国的例子——尽管iPhone有很好的口碑,但是Android却占了80%的市场份额。
Anderson也颇为骄傲的宣布:现在,几乎所有KickStarter上的无人机都部分的使用了3D Robotics的代码,包括PingWest活动现场的另外一个嘉宾亿航无人机,也都是3D Robotics开放技术的受惠者。
这种开放平台、降低技术门槛的做法,不仅能帮助更多的相关创业公司诞生,另外一方面,也让无人机得以拓展新的领域,探索新的玩法。比如从单纯的航拍,开始拓展到地图测绘和农业上来。
“这不是一个产品的事儿,我们可以创造我们的产业链。”Anderson说,“这就是开放之后的力量。”
比如他们最新推出的一款无人机,就可以在建筑领域使用。让无人机起飞后,直接在手机上进行操控,就可以利用它对建筑物拍下不同角度的照片,然后自动建立3D模型——这就把无人机变成了一个空中的3D扫描仪。
然而,尽管创新还在不断涌现,但就像文章开头说的那样,亚马逊、Facebook和Google都已经为无人机描绘出了不同的蓝图,比如用来运送货物、输送网络信号等,但是在现阶段,无人机的商用还是非常有限,Anderson认为,迈过这个界限,可能仍然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
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阻碍就是,监管政策的改变明显落后于创新的速度。对于无人机来说,法律监管是一个绕不开的问题。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就规定,无人机在商业领域运用,就必须要获得许可,而且它的飞行高度不能高于400英尺(约122 米)。
但这显然制约了无人机的快速兴起。政策制定者们似乎并不了解无人机领域的发展速度:FAA曾经预测,到了2030年的时候,会有3万台无人机出现,在这个数字被现实狠狠地嘲笑了一番之后,他们又把这个数据更新为到了2018年的时候,会出现7500台小型无人飞行系统出现——但是依照眼前的发展速度,7500台无人机,哪里需要等到2018年呢。对此,Anderson说,他们已经有一个组织在和政府协作,希望能够尽快帮助政府修改落后的条款。
就像他说的那样:“地面上的我们其实已经活在一个感应器的世界里:现在相机和感应器无处不在。但是天空中还是空荡荡的,这难道是对的吗?”
0 条评论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