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玩

科技创新者的每日必读

打开APP
关闭
Uber

在保护乘客安全上,为什么硅谷公司做得更好?

利用人性弱点的互联网产品,终将被它的用户所唾弃和埋葬。

光谱

发布于 2018年5月17日

七天前,北京时间 5 月 5 日深夜十一时许,开着滴滴顺风车的刘某华,将自己的乘客李某某(女性,21 岁,祥鹏航空乘务员)杀害,并抛尸在空港区的一处荒地。行凶后,刘某华退出并注销了滴滴司机账户,然后跳河自杀。

5 月 12 日,警方打捞起了刘某华的尸体,至此,“5.7”故意杀人案正式告破。

 刘某华的支付宝资料截图
刘某华的支付宝资料截图

每一桩命案的背后,都有不同的凶手、行凶条件,和动机等等诸多因素。命案的发生,究竟是凶手、家庭抑或社会的责任,不能一概而论。

但在本案的全过程中,无疑滴滴扮演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它通过广告和产品功能设定不断向司机用户暗示,开顺风车能够约到异性。而刘某华就是这种暗示作用的对象。

身处一个现代的社会,我们不必在道德上指责别人轻浮。但对于一个亿级用户的大型互联网产品,平台方,具有一个较高的道德标准——我们是否应该对它有这样的期待?

在这件事上,大部分来自硅谷的打车软件都比滴滴做得好。

 

广告

在顺风车(拼车)业务上,滴滴利用了这一人性弱点,玩了一记情色擦边球。

在顺风车某版的几套广告中,带有约会甚至约炮性质的“约”字,成为了主要元素:

在另外一套两版广告中,有着“巧遇”、“成为你的”、“小秘密”、“第一次见面就免单”等具有明显暗示的文案:

而在下面这这版广告中,滴滴干脆褪去了伪装,将“命中注定”、“喜欢”和“暗恋”等关键词抛了出来:

谁都不想诛心。或许通过这些广告,滴滴想要做到的是让司机和乘客对于拼车这件事放下心里的芥蒂,向着第一次拼车迈出勇敢的第一步。

然而实际上这些广告有着比滴滴想象更危险的效果:证实了一个曾经的都市传说,让某些男性无处安放的情欲,终于有了发泄的出口。

相比之下,硅谷打车软件公司的广告是什么样的呢?

在美国的费城,Uber 的普通快车业务 (UberX) 广告是这样的:

更好、更快、更便宜,是这则广告突出的信息。下面这则应用内广告来自 Lyft,推广的是拼车服务 Lyft Line,核心信息是“价格便宜”和“智能规划路线”:

这些硅谷公司也不是没动过“坏心眼”,它们也做过一些夸张到有些过分的广告和营销。比如在墨西哥的高峰时段,Uber 的当地办公室用无人机拖着广告牌,在拥堵的路段上空飞来飞去。

虽然这种游击式的营销手段铤而走险,不得不说它确实挺有效。更重要的在于,它利用的是司机对拥堵的反感,而不是旁门左道敲打司机的人性弱点。

乘客个人信息公开

人性弱点,窥私欲其一。

我们总是想要了解对方更多,尽管彼此只应该是过客。

作为乘客的你,或许会因为在高峰期间能坐上车而感激,同时可能也因司机对你的了解而感觉到惊讶。

你所不知道的是,在你上车前,司机早已对你了如指掌了。

下面这个截图,是顺风车业务刚进入杭州时,滴滴给到媒体和公众的司机端画面:

而接下来的截图,来自于司机端之前看到的画面。注意到,比之前版本多了用户的“信任值”,以及一段用户的身份描述,比如职业“互联网软件”,或者年龄“90后”:

而最后的这个截图,来自于刘某华杀害乘客案发之后,司机端看到的画面:

和原始版本相比,在滴滴暂停顺风车业务之前的司机端版本上,能够看到有关于拼车用户的大量资料。

讲真,这些资料中,只有信任值才是车主对乘客接单与否做出决定的参考依据。其他的性别、年龄、工作行业和单位等等都属于多余资料。

这些多余的身份信息尽管和业务无关,很大程度上还是成为了司机决定接单与否的决策依据:都想接跟自己同行业有相同话题的、跟自己年龄相仿的、跟自己异性的、住得近的。

这些心思很正常,没什么不能理解的。有问题的是在另一方还未同意的前提下,就将更多的信息告知给司机。有问题的是通过产品功能的设定,去迎合一部分人的窥私欲。

乘客并不知晓,他/她们的个人信息,在司机的眼里一览无遗。这一现状,是否违反了乘客的隐私权?为了拼上车,乘客真的有必要出让这么多隐私吗?

美国的打车软件并不这样认为。

Facebook 工程师陈涵在他的公号“涵的硅谷成长笔记”(HanGrowth) 里整理了 Uber、Lyft 是怎样处理用户特别是乘客隐私的:

有一次,我跟司机闲聊,才知道原来美国的 Uber 司机对乘客信息,知道的这么少……

比如,你叫了一辆 Uber,然后系统就会给 Uber 司机派单。

重点来了,在接单之前,Uber司机对你“一无所知”。

你的姓名:未知。

你的头像:未知。

你的性别:未知。

你的目的地:竟然还是未知!

显示在司机端屏幕上的只有乘客的评分,以及他/她的当前位置。大概长下面这样:

相反,倒是乘客能够看到司机的注册姓名和头像。

这和滴滴恨不得把乘客祖宗十八代都告诉司机的设定,截然不同。

 

评价和个性化标签

事发后,一张滴滴应用的截图在社交网络上广为流传:

以及类似于这样的:

这并非如那些以讹传讹的人所说的,司机在自己的手机上能看到的画面。这张截图,实际上是从用户端来到的。

没错,这些留言,都是顺风车的司机(或其他同行者)留下的。除非你也在在滴滴上提交对同行者的留言,否则你将永远看不到这些留言。

与之前的广告和用户资料公开不同,滴滴顺风车的这一设定对于乘客来说是一种另类的、全新形式的精神羞辱:作为乘客,你将被迫接受一个又一个猥琐的陌生司机和同行者,对你进行从上到下,从外貌到声音的全方位评价。

而你清楚当他们在写下这些留言时,脑子里动的是什么脑筋。

这并不是个隐藏在应用菜单身处的功能,每个完成顺风车订单的人都能看到这个功能。在滴滴的某一版广告中,你甚至可以看到这家公司鼓励用户对同行乘客的外貌进行评价:

这意味着用户将不得不承受这种羞辱,直到他/她忍无可忍的那天。

遗憾的是,在看到这些留言之前,你没有任何的知情权;在看到这些留言之后,你也没有任何的拒绝权。

就算你忍无可忍,对这些评论也无可奈何。据发出这些截图的女性用户表示,自己已经跟平台方取得了联系,却被回绝了删除这些评论的请求。

由于滴滴已经暂时下线整改顺风车业务,目前尚无法确定乘客下次叫车时,接单的司机是否可以看到之前订单司机对该乘客发表的详细评价。根据事发前对滴滴应用的详细测试,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但目前各大新闻机构都对这一细节给予了确认。

至于这些评价里的标签,“非常有礼貌”、“神准时” 这样的还算有用;“知性美女”、“颜值爆表”、“声音很甜美”等就属于猥琐的范畴了。

即便滴滴再怎么强调顺风车是一款社交产品,这些标签跟顺风车出行的本质都没有丝毫的关系。

相反,Uber 从来没有说过 UberPool,Lyft 也从来没说过 Lyft Line 是什么社交产品。

它们巴不得订单结束司机和乘客永远联系不上。这也是为什么 Uber 在 2015 年推出了“号码匿名化”功能,司机接单时只能通过一个随机生成的虚拟号码,发短信或者电话联系乘客。

这个号码在订单结束后一段时间就会销毁,除非乘客主动给出自己的号码,司机将无法再和乘客取得联系。

在 Uber 推出这个功能后,滴滴很快也跟进。然而虽然面子工程做了,在标签和司机评价上,滴滴仍然做的很糟糕——Uber 和 Lyft 从来没有做过把这些标签和评价公开的事情。

 

为什么硅谷的互联网打车公司,在保护乘客安全上做的更好、更努力?

首先,在欧美,民众对于这些公司在道德上普遍有着较高的期待。如果一家公司在道德上有问题,很难获得用户的信任。而在由信任构建的社会中,这样的公司将无法生存。

另一个原因在于这些欧美公司自己也已经身经百战。拿 Uber 来说,就经历过印度乘客被性侵,以及美国本土大量的司机和乘客被害的事件。这些公司对用户安全和真正的用户体验如此重视,也和这些经历有关。

反而在中国,利用对异性的追逐,对隐私的窥探欲等等人性弱点,滴滴顺风车笼络了一部分司机和乘客用户。

在女性用户那边,付出尊严,得到羞辱,是顺风车的产品经理提供给她们的使用体验。对于她们,明明是提供顺风车服务的平台,无缘无故变成了一群陌生人为自己颜值外貌打分的信息共享平台。

不知道一周后整改完毕,重新上线那一刻,滴滴顺风车的创造和维护者们能否明白,利用人性弱点的互联网产品,终将被它的用户所唾弃和埋葬。

下载品玩App,比99.9%的人更先知道关于「Uber」的新故事

下载品玩App

比99.9%的人更先知道关于「Uber」的新故事

iOS版本 Android版本
立即下载
光谱

品驾 高级主笔,关注汽车相关前沿技术和产业链。原品玩硅谷主笔。欢迎联系我交流行业信息,分享新闻线索

取消 发布
AI阅读助手
以下有两点提示,请您注意:
1. 请避免输入违反公序良俗、不安全或敏感的内容,模型可能无法回答不合适的问题。
2. 我们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大模型问答服务,但无法保证回答的准确性、时效性、全面性或适用性。在使用本服务时,您需要自行判断并承担风险;
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该功能目前正处于内测阶段,尚未对所有用户开放。如果您想快人一步体验产品的新功能,欢迎点击下面的按钮申请参与内测 申请内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