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玩

科技创新者的每日必读

打开APP
关闭
投资

为什么中国的投资者愿为那些糟糕的硬件项目埋单?只是因为他们“太笨了”吗?

陈粲然 Ray

发布于 2014年7月31日

从2013年至今,伴随着“可穿戴计算”、“智能家居”、“智能手表”等概念的兴起,智能硬件成为了中国最火热的创业领域——来自互联网的创业者、开始转型的传统硬件厂商、电商渠道、众筹平台……快速构成了一个初具雏形的新生态。在整个生态体系的建立过程中,投资者是最活跃的人群,他们手握大把现金,在不同的创业项目间辗转,他们一面强调产品和团队,却又往往投出一个让人无法理解的答案……

昨天,我在问答社区硬创邦上看到一个提问:“一些硬件产品设计毫无亮点,推出来之后用户也不买账,但还是有很多投资者大笔投资,这是为什么呢?”在几个回答中,主流论述都把原因归结到了中国投资者的集体智慧偏低层面。我部分赞同这一说法——创投圈的良莠不齐早已不是秘密,但实际上,这并不能完全解释投资者过去一年内在硬件领域的频繁落子。

在我们寻找答案前,不妨先看看一些现状:路由器创业公司“极路由”获得的新一轮投资来自联发科(以及KPCB),一个来自台湾的芯片整合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PICOOC智能秤的新一轮资金,是来自京东和腾讯注入的约2100万美元;智能家居创业公司BroadLink最近的两轮投资者分别是京东+奇虎360,以及新一轮的Intel正在谈判中;而小米则投资或是收购了包括Yeelight、WIFI.IO在内的大量小型创业公司……

所以,一个直观的印象是,中国智能硬件领域最近发生的一些较大规模的投资中,投资者的角色清一色的以企业的身份取代了投资机构。这意味着,硬件领域大笔的现金都花在了“战略投资”上,其背后投资者的目的,一目了然。而在这些投资动作中,大型投资机构的集体“不跟进”也表明,实际上投资人总体而言是清醒和冷静的——现在的中国智能硬件领域,还没有多少项目值得他们花大价钱买单。甚至,连优秀的团队都屈指可数。

但这并不妨碍其中的一些投资机构频繁地接触创业团队,并在他们身上进行一笔数额不太大的投资。这背后并非投资者的集体“不挑食”,而是在整体环境下最优选择。

第一个原因是生态层面的布局。硬件创业百废待兴,在这个初始节点,创业团队和硬件产品的不成熟是可以预见的现象。而从投资者的角度考虑,从硬件生产制造的上游元器件厂商、设计/开发解决方案提供商、软硬件技术提供商、新型电商渠道、与硬件对应的垂直社区,到不同形态的智能硬件创业者,构成了整个硬件投资生态。投资机构降低风险的最稳妥方式,便是在这些与硬件相关的领域集体落子,用一个相对低的价格,购买一个完整的投资布局,以期待能从中获得资源和利润回报。

而除此之外,投资机构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在智能硬件投资上,他们几乎都没有任何的经验,懂得供应链、了解硬件制造瓶颈、对数据驱动下健康/医疗解决方案有消息能正确判断的投资者寥寥无几。在这种状况下,如果投资机构选择“看清楚了再投”,往往只会徒然浪费时间。而比较合适的做法是,在早期就以一个较低的价格成本,来投资一些相对靠谱的团队——也许他们的产品并不成熟、想法并不诱人,甚至在投资者的眼里,他们压根儿就没有多大机会成长为一个足够给自己带来回报的公司。但这些硬件创业团队可以带来的是:硬件创业的试错经验。

简单的说,只有投资了一家硬件公司,投资者跟创业者一道,从公司到工厂、从上游厂商到分销渠道、从设计图纸到硬件原型,真正的进入硬件生态,为自己未来的投资积攒经验。所以这笔学费,早交总比迟交好。

所以,我们不能把投资者的投资动作,简单地归结为集体智慧,或是”手握现金,不得不投”的原因。当然,无可否认的是,在中国有大量只看概念不看产品,被创业者几句天花乱坠就愿意掏钱包的投资者——反正钱不是他们的。

话说回来,投资者“笨”一点,对互联网而言,总不算一件太坏的事。

注:图片来自福布斯

下载品玩App,比99.9%的人更先知道关于「投资」的新故事

下载品玩App

比99.9%的人更先知道关于「投资」的新故事

iOS版本 Android版本
立即下载
陈粲然 Ray

不揣测动机、不质疑资格、不定义身份、不混淆概念、诚恳承认错误,做良性讨论。

取消 发布
AI阅读助手
以下有两点提示,请您注意:
1. 请避免输入违反公序良俗、不安全或敏感的内容,模型可能无法回答不合适的问题。
2. 我们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大模型问答服务,但无法保证回答的准确性、时效性、全面性或适用性。在使用本服务时,您需要自行判断并承担风险;
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该功能目前正处于内测阶段,尚未对所有用户开放。如果您想快人一步体验产品的新功能,欢迎点击下面的按钮申请参与内测 申请内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