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在硅谷一场关于可穿戴设备的活动中,如果你不戴一个Google Glass,简直都不好意思说你是来参加这个活动的人。一天的活动下来,除了能从身处这个领域的创业者身上看到乐观的态度,关于可穿戴设备最核心的问题——硬件和软件结合,还是没有答案。又或者说,这个领域还没有出现真正的好产品。
我们都知道这件事情:Google Glass在硅谷几乎已经随处可见了,但是世界上其他地方还不是;Pebble确实是众筹网站融资的明星,但是它未必是一款真正的智能手表;现在在可穿戴设备这个领域里,恐怕还只有Nike+ Fuelband、Jawbone、Fitbit几个像样的游戏参与者。
说到可穿戴设备,从硬件的角度来说要先回到制造的问题上来,又要提到众筹网站。在早上的对话中,从Pebble的创始人到Indiegogo硬件融资负责人,他们又重申了一遍众筹网站对硬件创业者融资的好处。他们的逻辑还是这样的——可穿戴设备属于硬件领域——硬件融资普遍困难,众筹网站是个好选择——如何利用众筹网站(PingWest此前已经有不少文章在介绍硅谷的观点了)——地球人都知道这个行业前景光明,你会更聪明的创业就能……
可硅谷不是只有这一种声音。此前我们报道硅谷一家为婴儿设计穿戴设备的Sproutling创始人谈过他刻意避免在众筹网站融资是因为对众筹网站上的产品质量和声誉有所保留,同时我也很好奇为什么在硅谷的许多场关于众筹网站的对话中都对“跳票”的问题避而不谈。
也就是说,至少到目前为止,可穿戴设备的硬件载体都还没有保证。
下午讨论的话题就转移到软件了。在下午的一场主题为“媒体如何抓住可穿戴设备的机会”,
我们先不谈媒体如何抓住可穿戴设备的机会这个话题,最简单的问题是:你会在手表上看新闻吗?有哪一款让人穿戴在身上的东西是适合阅读的?
我们都知道苹果最有力量的部分就是生态圈。在这场关于可穿戴设备的讨论中可以看出可穿戴设备的参与者都明白这个道理,他们希望丰富自己的生态系统。但是不得不说有的软件配合设备的使用场景是很勉强的,至少到目前为止,恐怕只有Google Glass和CNN的合作让人觉得没那么离谱。
在活动间隙我和一位来自纽约的创业者(应采访对象要求匿名)谈到他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他说他认为现在可穿戴设备还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在他看来,“iPhone出现之前我们已经见过触摸屏了,苹果的软件体系也已经做好了准备;现在不管是Google Glass还是智能手表,除了硅谷的这些人,其他人都没见过没用过,设计者无法和用户真正交流知道用户用这些设备来做什么。”
我同意这个观点,这并非是一个关于是否看好Google Glass或者智能手表的论断,硅谷本来就是个疯狂、包容的创业环境。只是我认为创业者不应该为了做一款产品而做一款产品,至少在做可穿戴设备之前,先去搜集人们使用各种穿戴设备的数据——它的使用场景究竟是什么,人们会用它来做什么,先把基本的问题解决了再谈其他。
在这场活动的最后,Fitbit创始人James Park谈了Fitbit是如何用了四年才做出这款追踪用户健康数据的产品的,Fitbit最早想做的并不是手环,也发生了跳票的问题。后来组建了研发团队,其中有专门从事人体物理逻辑研究(团队成员都拥有博士学位)的人来解决“如何让这款设备符合普通人的使用习惯”的问题。当Fitbit开始认真解决硬件制造的问题时,派了团队长驻亚洲(并未强调是中国),当和BestBuy这样的销售平台合作时,还花了不少时间来培训销售团队,甚至不断“教育”BestBuy Fitbit究竟是一款什么样的产品。
在和PingWest的短暂交流中,James Park说Fitbit花了很多时间去了解用户究竟想要什么,为了和Nike+ Fuelband和Jawbone Up有所区别(他认为前者的用户主要是年轻群体后者则和Fitbit有所重合),Fitbit主要强调追踪健康数据,这符合他所希望的“产品适用于大多数人”,关于用户是谁、他们的使用习惯是什么,James Park说“我们花了四年时间来弄清楚”。
Fitbit也并不是一款完美的产品,但是至少他们表现出了对用户的关心。
0 条评论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