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Twitter上的开发者,国内的微博开发者可能是幸运的。在Twitter想方设法要圈住自己的数据,并通过数据授权、卖接口赚钱的时候。新浪要把它的“所有能够公开搜集”的数据开放给开发者。这对于久久盘踞着数据,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微博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进步。新浪已经认清自己在微博生态中的角色,做好平台、精确地把用户和客户的节点连接在一起,而自己主要通过吸引广告投放来赚钱。
在微博平台开放沙龙的活动上,新浪联席总裁兼CTO许良杰首个发言,他一直强调微博的用户正在稳步增长,用户覆盖范围广,使用时间长,微博的移动端用户数也在逐步增加。抛开具体的数据不说,他潜台词是想说微博的影响力和信息量都在增加,微博上有明晰的供需关系和足够信息沉淀,这是滋养营销服务最好的平台条件。
而新浪战略发展副总裁兼微博开放平台总经理褚达晨,则阐明了微博开放平台能给开发者带来什么。
1.微博开放平台的量级较大,目前已经有12万认证开发者、4.8万款上线应用和6万家的网络连接。
2.通过多媒体内容的传播,给第三方带来流量回流。
3.微博用户在不同的时间节点需要特定的应用服务需求,开发者有足够的发挥空间
4.除了新浪微博的核心功能、基础服务以及重点产品以外,新浪的开放平台对开发者没有太大的保留。
而所谓的微服务,更多的是对以往已经开放的内容诸如Page页定制、粉丝通和新推出的粉丝服务平台、应用消息服务等内容再包装再传播的概念。
过去开发者对于微博开发平台的认识,可能只停留在应用授权和账号连接上面。现在它要利用这个平台延伸到商业应用、个性定制化的、有针对性的营销运营及互动展示、有条件地开放广告API以及涵盖面更多更广的数据分析挖掘服务。从而实现新浪微博从社会化的媒体平台向社会化的商务平台的转型。
另外,新浪对于微连接的移动端体验也进行改进。通过移动端快速账号授权,降低登录成本;私信邀请服务,提升用户转化率;LindCard多媒体移动端解析,实现媒体、影音等内容的个性交互、增加解析能力、并打通“赞”等社交互动内容。实现用户体验优化,更好地为第三方用户倒流。
微服务主要包含的核心产品包括消息服务、Page应用、商业数据以及即将推出的广告API。其中,消息服务和粉丝服务平台的功能类似,通过私信和用户主动订阅和@行为,为用户推送定制化的信息内容,遏制对用户的骚扰和增加企业对平台的依赖。
Page页面则与新版的企业帐号页面升级相关联。允许企业用户能够自定义页面头图与背景。同时,新版还增强了企业页面在PC和移动端的展示模块(比如网址、活动)、轻应用授权(如能直接通过Page页打通淘宝店铺)。
商业数据API,目前主要开放的内容包括粉丝API、关键词查询、官方分析API以及订阅服务。这是微博规范数据输出渠道、驱逐与微博争食数据业务的恶意开发者。同时,该项服务还能吸引优质地数据服务公司,与新浪一起合作如何最大程度地开发数据金矿,更好地利用这些数据进行企业营销。
同时,新浪产品经理芦义在接受PingWest采访时,他还认为,这能让更多开发者,参与到新浪许多没有涉及到的小众的数据分析领域,给更多微博客户提供有针对数据与舆情服务。同时,部分比较核心的开放数据,还能像Twitter一样变现。
其中最重要的的广告API也即将开放,根据新浪的设想,广告将通过微博信息流接入到用户端。新版广告内实现绝对触达、根据条件精确的投放并支持评论、转发。与之前的硬性插入干扰用户体验不同,除了有针对性的到达外,新浪还允许有能力的开发者,对于广告投放进行流程控制,降低成本并提高传播效果。
在沙龙中,啪啪的CEO许朝军和天下秀的李檬都对新浪明确的平台定位表达自己的态度。
前者称,啪啪通过微博平台,在早期吸引了近1000万用户。他认为,应该把微博当成一条高速公路,而啪啪是这条路上的度假村。啪啪要做的不是自己另辟蹊径,而是做好自己的服务。
后者则认为,微博是一个广阔的土地,而不是直接攫取的金矿。国内的开放者,并没有向国外那样有序地竞争环境,而处于“服务及软件”的状态。假如没有足够的人脉吸引大客户的话,就安心地服务好中小用户。这些来自微博平台的社会化客户是企业成长的重要资源,而平台的上的优质服务,便是最好的营销方式。
尽管这个长达三个多小时地沙龙,新浪一直在灌输数据、用户、开放、营销等等概念。在我看来,相比这些足以四处套用的概念之外,新浪微博为继Twitter之后的上市,讲好一个好的商业模式,才是新浪此轮开放平台升级所看中的。
新浪为此搭建好的框架,依旧是它所擅长的广告服务。更多的商户用新浪提供的接口工具做广告做营销,意味着吸引更多商户来新浪微博投放广告。优化用户体验与精确地投放,则是修复用户体验和广告客户间的关系,让它的生态稳固持久。消息流、Page页和个性订阅,则是为广告投放搭建一个共通的利益点与更广阔的渠道。
在沙龙上,新浪微博常务副总经理刘子正,还分享了微博的社会图谱与“数据即服务”的远景。在他的畅想中,未来新浪的大数据能成为物理世界的映射、实现实体拟人化以及物联网与社交网络的融合,并逐步实现从数据层到数据服务平台,最后再到开放平台应用的过度和转化。
(图片/PingWest)
0 条评论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