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手环无疑是推动智能手环普及的最大功臣,它让用户可以花最少的成本确定自己是否需要一个手环。也让很多的智能硬件厂商发现,手环可能暂时没有什么可以做的了。换句话说,这个时候敢于做手环可能才是真的勇士,恰巧,我收到了一个来自与真的勇士的产品。
第一次看见 37° 手环是在 GMIC 大会上,偶遇了一个同行,看到他手上戴了一个没见过的手环,出于职业好奇心就问:你戴这手环怎么这么大啊?他立刻兴致勃勃的介绍起这个手环的功能:检测心率、血压、呼吸。


听上去这是 Apple Watch 的功能,在一些专业的运动手表比如 Garmin 这样的产品当中也有配置,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贵。没有个 4 位数很难购买,这也一定程度上拒绝了很多用户。我一个朋友曾经就希望我推荐一款可以检测血压的智能手环给爸妈用,但是真的很难给他推荐出一款。毕竟价格高低还是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是不是购买的先决条件。
37° 手环只有 99 块钱,虽然单元比一般的手环要大上不少,原因是采用了可见光测量技术,在手环单元的背面有一个光感测量器,通过发光之后感应血管的流动。通过血液的流动来得出血压,心率,呼吸等数据。其实这个技术并不是很罕见,在之前我们介绍的 iOS 上的睡眠检测软件 Sleep Cycle 也有类似的功能,通过手指来检测心率。

因为是通过可见光测量,所以与一般的手环不太一样,37° 手环佩戴的位置要比一般的手环靠上,需要带在手腕骨头靠上两个手指的位置,这倒是适合我,因为我每次都不知道到底手环和手表该如何取舍,这下好了,手环在上手表在下。

宣传称手环在佩戴过程中毫无察觉,不过说的毫无察觉应该是检测的过程,因为这么大的手环带在手上不可能没有感觉。不过还没有到难受的地步,实际上它是带在了手臂上,比戴在手腕的感觉好多了。
作为一款新的产品,37° 手环的 app 算是做得不错的了,虽然也是绕过 App Store 的方法,但是功能已经很完善了。每一项指标都是实时监测,打开 app 之后会自动同步。不过每项检测的间隔时间不同,也可以手动检测然后进行同步。我没有其他设备可以对比检测出来的数据有多准确,但是情绪和疲劳程度感觉起来还是很准确的。

当然,37° 手环没有更多的功能,对很多人来说可能并不是十分需要检测血压心跳,但是对父母长辈来说缺很有用。相比睡眠和走路,他们更需要知道自己的血压心跳等等。就好像电视盒子大幅增长是因为给父母买来看剧一样,或许下一次手环增长就是给父母买来检测血压了。
0 条评论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