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玩

科技创新者的每日必读

打开APP
关闭
人工智能

海归创业第二季!他们不再是硅谷模仿者,已经真正进入全球创业浪潮

翟葆光

发布于 2013年4月2日

本周末,麻省理工学院又将迎来新一次的CHIEF Demo Day活动。(MIT-CHIEF即麻省理工学院中国创新与创业论坛,官方网站http://mitchief.org/)这次Demo Day中进行展示的公司较之以往更为多样,取得的成就也给人印象更加深刻。有曾获得创业世界杯大赛第一名的Sodium Energy,有通过Twitter用户发微博来推测大选投票结果的TwiThinks,还有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被评为“最异想天开项目”的Blueseed,等等。

由于CHIEF可以说是中国的海外留学生高端人才的一个顶级舞台,从他们的公司阵容中也可以大致观察出当今留学生创业的一些端倪和趋势。如果说张朝阳们代表了中国留学生创业的“1.0时代”的话,那么相比之下,海归创业第二季则颇有另一番景象。这是教育大环境的影响,也是商业环境乃至综合国力变化的缩影。据我观察,现阶段的海归创业者们与从前相比的一些重要变化在于:

  1. 1. 不甘再做“硅谷模仿者”

去年9月李彦宏在斯坦福大学的China 2.0大会上做主题演讲时,一开始就说,“今天你们很多人让我来讲一讲 ‘C to C’,也就是‘Copy to China’”引来全场的一阵哄笑。不知李彦宏有无自嘲之意,十年之前以和百度和人人网为代表的这一批公司的模仿印迹的确曾为人诟病。不过今天,如果有海归再想用相对简单的“复制到中国”的模式来打造出巨头来,恐怕是难上加难。不光国内科技界的现有格局已然形成,且国内的创业者在模仿硅谷公司时的步调早就不慢于自认为眼界更广阔一些的海归们。在这种情况下,身在海外的创业者们就给自己赋予了更多新的使命。

去年我在Blueseed项目时,我们的一位天使投资人,德劭(DE Shaw)的大中华PE总裁唐堂曾经评论说“尽管有一些中国创业者还在山寨美国,但他们已经越来越不愿意只能扮演这样的角色,最明显的表现之一就是越来越多的人想要直接在硅谷创业。”最近一期Y Combinator冬季项目的全华人创业团队Striking.ly的成功就证明了这一点。

  1. 2. 应用视野更加全球化

早期的海归创业总会加上“回国创业”的字眼,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早期创业者的着眼领域主要以国内市场为主,即使想到国际化也是先占领内部市场之后的循序渐进,中国的市场一向被解读为一个“围城”市场,即外面的人进不去,里面的人也出不来。相比之下,美国的公司打造的产品似乎一向具有“普世性”,因此只要在硅谷成功的模式几乎总能迅速辐射全球。

当今的海归创业者在眼界上、雄心上似乎都更大一些,其中直接着眼全球市场者更不在少数。在近期接触的海归创建的初创企业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家公司是微软亚太研发中新Azure云孵化器第二期的数岩科技(iRock Technologies)。创始人董虎在英国的帝国理工学院深造多年,拥有多项核心的技术优势,而他的其他高管则在中石化和中石油中历练多年,既有运营企业的经验也有行业中多年积累的人脉。他对我说:“我们的客户在全世界只有100多家,那是因为全世界只有这100多家主要的石油公司。其中的每一家都是百亿美元级别的客户,尤其是在油气资源最丰富的卡塔尔、阿联酋等国。”从这个点起跑,目前中国的创业公司就已经不再仅仅是追赶者,他们完全可以一种领跑者的姿态,以甚至快于美国公司的步调去开拓全球市场。

  1. 3. 创业者低龄化

到目前为止的海归创业者们,包括最成功的李彦宏、张朝阳等,都是在国内本科毕业之后出国,严格意义上处于出国“深造”。而本次参加CHIEF Demo Day活动的TwiThinks的四个创始人大概是在所有参赛选手中年龄最小的,都是本科二三年级的学生。这点和硅谷很像,去年Peter Thiel在斯坦福的夏季学期开设他那门著名的“CS183创业课时”,几乎整个学校的人都挤满了能容纳好几百人的大礼堂来旁听。中国学生虽然在美国校园中一直被认为是最勤奋好学的好学生,但逐渐也有许多人开始剑走偏锋,其中不乏休学甚至辍学者。

几年前在我出国时,我爸的一位同事比较担心的对他说“如果小孩研究生出国,那他还是中国人,只不过出去念书;如果小孩本科出国,那他就是美国人了。”这句话的确有一定道理。本科出国的留学生在18岁到22岁这个人接受新信息最频繁的年龄接受西方观念较多,比较容易形成较为多元化的价值观,因此在涉及到自己的职业选择时也会相对更为多样。(我在来美国一个月之后就有幸听了Peter Thiel和Mark Zuckerberg的演讲,这直接影响了自己后来好几年的选择)这一点的直接表现就是中国留学生中把创业当作一个“认真”的职业选项的人越来越多,而不仅仅是把毕业之后在美国公司获得一份工作,并且在多年以后获得绿卡留在这里作为唯一的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第二季的海归创业者们很多人的起点其实较他们的前辈们更高。像Strikingly已经可以进入YC这个即使在硅谷也是凤毛麟角的舞台。因此,我认为我们有理由期待若干年之后他们中能否出现不但是10亿美元级别的明星公司,而且更是对全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企业。同样,这恐怕也是中国创业者们获得的史无前例的机会。

(本周末的活动将于4月6日在MIT E25-111室举行,可在此注册。Demo Day之后我们会对其中的亮点公司进行进一步的跟踪报道和采访,感兴趣的朋友请继续关注)

下载品玩App,比99.9%的人更先知道关于「人工智能」的新故事

下载品玩App

比99.9%的人更先知道关于「人工智能」的新故事

iOS版本 Android版本
立即下载
翟葆光

翟葆光,Tufts University大三学生,休学在硅谷冒险,PingWest创始团队成员,参与创办世界第一家公海孵化器Blueseed (www.blueseed.co),请大家多多指教!

取消 发布
AI阅读助手
以下有两点提示,请您注意:
1. 请避免输入违反公序良俗、不安全或敏感的内容,模型可能无法回答不合适的问题。
2. 我们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大模型问答服务,但无法保证回答的准确性、时效性、全面性或适用性。在使用本服务时,您需要自行判断并承担风险;
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该功能目前正处于内测阶段,尚未对所有用户开放。如果您想快人一步体验产品的新功能,欢迎点击下面的按钮申请参与内测 申请内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