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东部时间2018年3月28日早上9点半,哔哩哔哩(以下称:B站)在纳斯达克交易所挂牌上市。8个年轻人——B站的“UP主”登台敲钟,他们代表着B站的用户:整个的中国年轻世代(Z世代)人群。
B站上市的承销商是摩根史丹利、美银美林和摩根大通,交易代码“BILI”,每股发行价11.50美元,共计发行4200万股ADS,融资额达4.83亿美元。敲钟仪式之后,现场又等待了接近两个小时,美东时间上午11:10,正式打开第一笔交易。
在这个时间段敲钟上市需要一定的勇气——受经济增长和外部环境变化,商业大环境不好。陈睿敲钟挂牌的时候,背后大屏幕上的亚马逊、PayPal、星巴克和思科都一路阴跌得显眼,纳斯达克交易所里的白人精英们都一脸心事重重,和一群开心来自亚洲的年轻人形成鲜明的对比。
B站第一笔交易,开盘即破发14个点左右,价格定在了9.8美元,截止收盘。BILI股价下跌2.26%报11.24美元。按收盘价计算,B站市值为31.3亿美元。
董事长陈睿不觉得意外。在敲定上市前,陈睿的不少朋友很早就给他发过微信,“现在大环境不好”,“美股非常震荡,惊涛骇浪!”。更多的朋友称赞他勇气可嘉,但陈睿还是选择上市,他希望B站就是那股神秘的“东方力量”。

纳斯达克的总裁为他紧了紧领带,按照流程,这应该是固定仪式的一部分。陈睿看起来还是不太自然,不停地问周遭的同事:“我看起来怎么样?”
这一天,他总计接受了十来家媒体轮番采访,包括PingWest品玩在内的四家现场的媒体,还有香港电话连线的采访。B站公司还组织了在上海和北京视频电话媒体观礼,陈睿向世界重复着他们的愿景,对于内容监管的看法,对外国人介绍他们的B站这股神秘的东方力量。他没显着疲惫,满脸笑意。
对于B站来说,它的上市是一个“高光时刻”。
B站是一非常特别的事物和特别的公司。它既不是优酷爱奇艺,更不是YouTube和Netflix。B站也不是最近火得不得了的抖音。
B站不属于任何事物,它没有对标,它更像是一个“公民社会”:这里有微信式的谨慎和克制,有基于社区氛围的社会学考量,它有一大群死忠到底、认同这里的粉丝,他们喜欢B站的内容、为B站贡献着时间和内容,并不介意自己成为B站商业模式的一部分。他们既二次元又不那么二次元,既沉迷在自己的新番中,又十分入世。他们是一群Z世代的B站“社会公民”。
与众不同
B站的与众不同,其实就可以从它的上市过程说起了。别的公司上市,可能是投资者的狂欢,而这次B站上市,直接把整个二次元圈炸翻了。
“我真的发自信内心的替B站感到高兴。”酒桌上,二次元圈的几位朋友连连碰杯,这句话也成了这桌酒局出现次数最多的一句话。而引发这次聚会的原因,正是B站在纳斯达克上市了。
或许这些人并不清楚B站IPO意味着什么,会闹出“POI”这种冷到爆的梗,甚至一些年龄更小的观众,出生在2005年之后的B站用户们,今天才知道纳斯达克是什么。但他们的高兴与钱无关,而是一种见证了一位嗷嗷待哺的婴儿,在8年后茁壮成长为青年,并“飞黄腾达”这一过程的成就感。
“感觉终于熬出头了。”平时喜欢制作三国无双7武器道具的小沈过了25岁,除了上班,在家的大部分时间在与成堆的PVC板、粘土、金属片、颜料打交道。在家里人看来相当不务正业。甚至带着道具去参加漫展的时候,还会遭到家里人的反对。
在他自己看来,B站上市这件事似乎可以成为与家里人辩解一番的有力证据。他的诉苦似乎牵起了其他人的共鸣,大家又再一次的干杯。
B站的上市,被不少人称为“别人家的上市”。B站官网直播间的主持人是B站的UP主史丹利和老番茄,两个常年以“衣冠禽兽”作为Tag的UP主(B站上传内容的原创生产者),突然西装革履的坐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直播间,而且还是以商业胡吹的模式开场,在快临近愚人节的时候,让人感觉这会不会是B站开的一个天大的玩笑。
两个人以尬聊的方式回忆起当年与B站的故事:B站的上古时期的战渣浪、到后面的线下Bilibili Macro Link、赞助上海篮球队、版权之争,以及从代理游戏到FGO变成顶梁柱般的存在。他们不断地回想起当年的那些梗,现在看来已经多到无法枚举,这些梗成了他们说话语言的一部分,也成了维系“二次元”社区关系的一种纽带。
如今的B站似乎和老番茄他们回忆的B站不太一样了。
B站推出了大会员制度,游戏占到收入的83.4%成了收入大头,宅舞区全是三次元舞蹈,游戏区实况也被热门竞技游戏取代,很少能再看到“禁忌四重奏水印”等等,B站在批判和爱惜中慢慢变化着,不那么“二次元”了,但它仍然是Z世代年轻人的共和国。
这次合影的人群,相信在历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特殊:左边有穿着牛仔裤和毛衫的LEX蕾丝,吃素的狮子,C菌,右边有穿萝莉装的咬人喵和穿汉服的墨韵教主。在某一瞬间甚至都忘了这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IPO仪式,而是一场二次元盛大的宴会。
对B站的忠实用户来说,没人在意B站上市到底募集了多少钱,也没人在意B站的股价未来的走势,屏幕上出现的弹幕告诉我们,“成为B站股东”这一项名誉,就足够吸引人去购买他的股票。尽管他们在FGO上买的石头,已经可以算是B站精神股东了。
金坷垃之父、鬼畜区始祖级别的人物,狗Hank是这次的户外主持人。轮流采访了期期都看吃素的狮子,用爱发电LEX,膝盖之主墨韵教主等刚刚站在IPO仪式上的UP主们。在其他公司的采访中,这些人往往都是某家交易所的分析师。
甚至连采访CEO陈睿,都问出了“IPO这么好的事,有没有石头送”这种在其他采访从来不会遇见的问题,这种风格的IPO是B站独家。

在B站上海公司总部的楼下,两块大屏幕正在直播B站的上市活动。这个活动实际上是资本市场的IPO运作,但现在看起来已经像是"二次元圈"的成年礼了。
在这场活动中,一共有接近450万的B站用户共同“参与了”这次上市,450万B站用户在直播视频上刷着“贺电”、朋友圈满屏的“干杯”、“打call”,在视频中“合影留念”的弹幕霸占了屏幕,他们尽情地享受着这份荣耀的参与感,刷着“请叫我们股东”。
像Up主一样创业
纳斯达克现场,在B站的上市敲钟的环节,有一位手臂挥得最激烈的外国人,他是B站知名的UP主,代表“歪果仁研究会”的出席的高佑思。
高佑思目前还是一个大四学生,据说他的父亲是一位以色列的投资人,所以他的身份从一开始就打上了“创业”的标签。和高佑思聊天,有着一种作为流量平台和商业开发者对话的感觉。

2016年以来,高佑思的团队歪果仁研究协会至今在B站上已经发布了近百个视频,从第二个视频开始就已经实现了商业变现。
他们主打《外国人在中国》类的系列视频。自发布以来,歪果仁研究协会汇聚了不少在中国生活的年轻外国人,他们投稿了《自从这群歪果仁被中式英语带跑偏以后。。。》、《自从这群歪果仁沉迷中国KTV以后。。。》等众多外国人体验中国生活的视频,目前在B站上拥有超过125万的粉丝。
从一开始的3万,到现在接近50万的合作费用,他们仅仅用了一年时间。就是通过创意,并借助B站的平台进行变现。
不过,歪果仁研究会是个多样型布局的内容团队。他们不光玩B站,还玩抖音,也尝试过爱奇艺,最早还想做YouTuber,在Facebook上也做过一些尝试。
对比其他平台和B站的区别,他认为没有任何一个网站可以和B站对标。
比如爱奇艺,虽然也有弹幕,但并不能形成B站长期以来的积累的弹幕氛围,它其实是一个看剧的网站。歪果仁把视频原封不动的传到了抖音,发现它的互动性并没有那么有意思,定位明显不同。“相比起来,B站可能和YouTube有点接近,Up主像YouTuber,但YouTube实际上已经是一个帝国,跟B站这种核心文化社区又不同,中美文化还是有差异。”
对于其他平台的尝试,高佑思认为也只是满足流量分发的需求,短视频放短的,长视频放长的。
他把一些之前简单的视频发到了抖音,他也很惊讶快速增长的订阅,但他不没用抖音去变现,似乎调性和氛围都不同,只有B站他们是在用心拍摄和运营。
“用爱发电”
PingWest品玩采访到的三位知名Up主,其中一名是上面提到的“创业家”体质,另外两个则是最具代表性的爱好者IP。
在B站这个平台上,爱好者UP主与B站相辅相成,互相成就——UP主的贡献成就B站流量,B站成功带领更多的UP主。
2014年以来,UP主墨韵上传了仅9个关于传统乐器演奏的视频,一下就成为了B站上最有人气的民乐演奏者。作为B站知名古筝弹奏者,墨韵被B站用户亲昵地称为“教主”。他擅长将中国传统乐器与二次元音乐相结合,其歌曲改编风格天马行空。
2014年,墨韵上传了由其改编并弹奏的《【古筝】千本樱——你可见过如此凶残的练习曲》,这则视频的点击量已经超过1500万,成为了B站人气最高的原创视频之一。
2011年,B站知名舞见(投稿原创、翻跳宅舞作品的舞者)咬人猫,凭借可爱元气的舞蹈风格受到了众多粉丝的喜爱,其作品长期位列B站舞蹈区榜首。目前咬人猫在B站粉丝数超过175万,作品在B站的总播放量已经超过1亿。
舞蹈和音乐类视频内容特别适合在B站传播。它不像游戏或者其他视频,看一遍两遍就不会再看,而墨韵的演奏视频和咬人猫的宅舞通常会被反复查看,弹幕不停的更新,而B站对弹幕的管理机制,构成了独特的社交氛围。

从机缘巧合到稳定更新传播,都是因为B站的独特属性,长久以来,这种独特属性放大扩散,构成了每个UP主对B站强烈的认同。
咬人猫最早从日本了解到宅舞这个二次元衍生品,最早她注册过A站,但几个月后,因为宅舞在A站划分并不明确而来了B站,B站有专门的宅舞区,氛围更好,并一直更新到今天。
墨韵同样也是宅女,但是因为B站内容版权意识好,内容监管做的好而选择在B站更新,她的视频如果被重复上传或转帖到其他网站,都会得到非常积极的管理团队的帮助。
有趣的是,两位颇有代表性意义的UP主都不追求在B站上变现,全部是基于爱好。而有意发展的UP主通常是走上艺人式的道路,接商演,线下聚会,作为B站培养的明星。
虽然B站也推出过相应的激励计划,但通常都不适用于他们这种大号,而是鼓励一些新加入的小号。用他们的梗,他们是“用爱发电”。
控制弹幕
在产品设计逻辑上,B站充斥了大量的社会学思考。
在微博上,如果你因为兴趣去关注某个人,它可能会推荐你去关注这个人或那个人,但是B站没有这样的产品机制,它并没有像微博那样去引导别人关注——关注就是别人找到了它,所以数据是很干很纯的。
“产品逻辑来看,很多人都在招人进来,我们是赶人出去,如果他素质达不到要求,我们会把他赶出去。”
B站从来不会为了吸引大流量而制造热点,反而B站会为了控制氛围和机制赶走人,拥有微信张小龙一般的谨慎和克制——不是为了钱和流量以及流量的高速变现去设计的商业逻辑和产品,它是基于人和人之间连接的一种更高层面的理解去克制设计。
长久以来,这种产品服务即互联网价值的观念形成了B站的符号——B站没有贴片广告,它太影响用户的观看了;B站设立了更多的弹幕举报机制,推出小黑屋以及群众举报的方式,甚至有将违反规则的弹幕评论者“挂起来”投票仲裁这种社区氛围的机制。
这种独有的机制,让B站这个小圈子形成一座信息孤岛,甚至成为一个虚拟王国。B站不计损失的去做社区氛围,不惜赶人出去。
在这座王国里,他们强调文化应该有多样性的,是需要有碰撞的,不需要有原教旨主意。这可以算是B站的一点文化诉求。
这样粉丝群体的社区,它必须要有一个很好的社区氛围才能搭载。
本来没有文化,文化都是不同的人碰撞出来。“B站作为社区文化一样的产品,如果要保持原教旨主义的纯粹性文化一定会死的,文化一定是要有多样性和问题的,但是我们要控制这个碰撞的规模。”一位B站内部员工告诉我们。
文化和社会价值

B站是爱奇艺么?并不是。作为一家年轻文化公司,B站的用户构成、营收构成和商业模式上其实则跟腾讯最接近。
B站设计了很多机制,以此来模仿行为和社区。
很多人去拷问B站的价值,拷问文化的价值,其实这应该是一个社会话题,文化的价值是社会的价值,和公益的价值,红楼梦的上市价值其实就是一部言情小说。有文化、温度的东西,要考虑怎么去做商业的判断。
B站的社会价值究竟是什么?这份答案应该藏在他的这些“社会公民”中。
作者椰子对此文亦有贡献。
0 条评论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