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微软推出 Surface Pro X 之后,众多期待的目光纷纷向这款设备投来。等待多时,3 月 8 日 Surface Pro X 终于在中国正式发售。而此刻,Surface Pro X 来到了 PingWest品玩,半个月时间里,它陪我开了四场会议,看了三场直播。
从命名上你便能看出,Surface Pro X 跳出了此前 Pro 系列数字命名的条条框框。“X”既表示未知,又寓意超前。Surface Pro X 的形态与内在,都与传统的数字系列不太一样。
因此 Surface Pro X 在实际使用中,我发现它需要点时间适应。只是对于我这样的文字工作者来说,生产力已超出预期。
最轻薄的 Surface
Surface Pro 系列的基因是二合一,通常由主体和键盘盖组成。触控笔属于附加配件,却是二合一电脑的灵魂,加上笔之后,Surface Pro 系列就是全功能笔记本电脑。
单体而言,Surface Pro X 重量为 774g,相比 Pro 7 轻了一丢丢。但它的身板却整整缩小了一个号:Surface Pro X 的机身厚度仅为 7.3mm,相比于目前主流的智能手机还要薄。
当然,它的机身内仍然采用了无风扇设计,采用特制版阳极氧化铝与碳复合材料进行散热,这一直是微软引以为豪的一点。
“薄”不仅带来了触觉的改变,更给机身增添了精致感。
精致的原因还有另一个,微软终于把屏幕的边框收窄。Surface Pro X 的屏幕左右边框为肉眼可见的窄,屏占比直线提升,边框跑马不再。其屏幕分辨率为 2880x1920(267 PPI),比例是熟悉的 3:2。
你若是习惯了此前棱角分明的 Surface,便会一眼看出 Surface Pro X 圆润的边角。拿起来时,手感还会有点陌生,有点惊喜。
轻薄加圆润,单手掌控的感觉更稳了。
为什么要轻薄?如果你和我一样,出差办公需要携带电脑、相机、镜头、充电宝以及一堆线缆等等东西,就会感叹背包的重量了。
相比于此前的 Surface Pro 产品,Surface Pro X 在形态上又向前迈了一步,微软将触控笔与键盘盖合二为一。一般情况下,触控笔藏在键盘盖与设备主体的连接处的凹槽中,通过磁吸的方式遮住,你不会发现有这样一支笔的存在。
日常携带时,一手拿起,就能将它们一起带走。对比其它二合一设备的触控笔需要单独收纳,Surface Pro X 在便携性这方面,领先了不止一个身位。
微软给这支笔取了个名字,叫 Surface Slim Pen(超薄触控笔)。因此触控笔外形为扁平化,平时依靠磁吸力卧在凹槽里,并通过无线充电储能。
当你需要用这支笔时,把键盘盖磁吸处拨开,就能将触控笔拿出来。有意思的是,Surface Pro X 的右侧仍然具有磁力。
考虑到有的用户需要将主体与键盘盖拆开使用,而又需要触控笔的情况,触控笔还能够老老实实吸附在电脑的右侧。不得不说,微软的产品设计在细节上经得起实战推敲。
ARM 架构处理器影响使用吗?
采用与高通合作的定制版 Microsoft SQ1 ARM 架构处理器,是 Surface Pro X 引来众多关注的最大原因。
移动化是智能设备挡不住的趋势,而如今 5G 方兴未艾,让设备随时随地保持在线,成了一种必然。
因此尽管黄金搭档“Wintel”横行 PC 行业这么多年,现在也要给 ARM 芯片架构让路了。另一边的高通一直努力在向 PC 行业发力,不仅频频与厂商合作推出 Always Connected PC 产品,更是先后推出了骁龙 8cx/8c/7c等计算平台,在移动 PC 领域逐渐积累了一定优势。
Microsoft SQ1 便是基于高通骁龙 8cx 定制升级而来。这颗芯片采用了 7nm 制程工艺,频率达到了 3GHz,是目前电脑上频率最高的 ARM 架构处理器。不过请注意,Surface Pro X 仍然运行的是 Windows 10 系统。
资历老一点的软粉或许还记得 Windows RT 那一段不好的回忆。时过境迁,采用 ARM 架构处理器的 Surface Pro X 面对着老问题:应用兼容。
由于 Surface Pro X 不能直接运行基于 X86 架构的 Win64 位软件,微软提供的软件商店里提供了一部分常用软件(UWP)——但仍然不够丰富。
幸运的是,经过测试,标准的 Win32 位应用可以在 Surface Pro X 上正常运行,这算是给应用生态做了一点补充。
对于这种文字工作者来说,目前的软件已经够用了。我的常用软件有 office 套装、Chrome、微信、印象笔记、石墨、Photoshop 和百度网盘等等,完全可以满足日常办公的需求。
看视频和收发邮件等操作都可以在网页端完成,只有修图属于重度使用。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通过微软应用商店装的是 Photoshop Express,属于移动端的软件。
在轻度办公状态下,打开微信、Chrome、word 以及百度网盘,Surface Pro X 流畅运行丝毫不费劲。
就应用软件而言,Surface Pro X 相比于 Surface Pro 7 少了很多支持。微软与高通仍然需要持续推进,投入更多的精力丰富应用生态。微软也表示今后将会有新的 ARM 64 位软件陆续出现。
不过由于 Surface Pro X 取消了 3.5mm 耳机接口,只能连接蓝牙耳机或者直接用立体声扬声器,在外开会的时候略显不方便。
话都说到这了,打游戏就不用想了。更何况,会有谁买一台轻薄的二合一产品去打游戏呢?
4G 插卡,随时在线
得益于 SQ1 处理器,Surface Pro X 可用 4G LTE 网络,且拥有低功耗的优点。
Surface Pro X 支持 nano-SIM 卡,卡槽位于机身后盖一角,掀开支架方可见到。通过卡针按压,卡槽保护盖便会弹出。
卡槽内除了 SIM 卡,还可以看到 SSD 盘位。如果你的动手能力足够的话,可以自行更换硬盘——不推荐普通用户自己动手。
4G 插卡对于我这种时时刻刻需要网络的人来说,再也不用到星巴克蹭 WiFi 或者开热点了,翻开电脑盖就可以马上投入工作。和 Surface Pro 7 一样,Surface Pro X 支持 Instant On 和 Windows Hello 功能。快速翻盖并解锁,动作一气呵成。
另一个让我非常喜欢的是 USB-C 接口的增加,Surface Pro X 有两个 USB-C 接口和一个 Surface Connect 电源接口。
两个 USB-C 支持外界 4K 显示器,同时也能够给 Surface 供电,并且提升了扩展性。因为对于我来说,USB-C 口的设备大于 USB-A 的设备。即便需要外接扩展坞,我的扩展坞也是用 USB-C。
至于续航方面,微软称 Surface Pro X 在常规使用状况下可达 13 小时,且支持 65W 快速充电,一个小时可充至 80%。
我在实际使用中,开着正常的办公软件,开完一场 2 个半小时的会议,耗电量约为 21%,表现中规中矩。但考虑到外出使用 USB-C 的充电头也能充电,续航带来的影响并不大。
办公场景的交互体验
说回来,Surface Pro X 适用的人群因其软件适配受到一定局限性。对于追求轻薄、随取随用和轻办公的特定人群,以及喜欢尝鲜的用户来说,它仍然是一部优秀的生产力工具。
其实很多人忽略了 Surface Pro X 在办公和某些特定场景下的交互体验。
例如开会需要记录 keynote、项目现场书写的板书和现场演讲稿等内容,你只需要拿起 Surface Pro X,打开相机,切换到“白板模式”或“文档模式”就能立马拍下来,系统会为你转成相应的文件。
而对于需要绘画、做笔记或者给文档修订的用户来说,Surface Slim Pen 也是非常好用的工具。比起上一代 Surface Pen,Surface Slim Pen 增加了一个按键,按下它圈住标注内容,可对其进行移动和其它操作。
相较于传统的笔记本,这些交互都是 Surface Pro X 独有的。
二合一设备因其别具一格的形态,发展到现在仍然是一种不可替代的产品。不仅有微软率先创立 Surface 家族,现在苹果也为自家的 iPad Pro 加上了键盘上的触控板,俨然是一台完整形态的二合一设备。微软的坚持在此刻成为了后来者跟进的对象。
如果你想体验到 Surface Pro X 带来的独有体验,你仅需要 10318 元(8+128GB)便可获得包含 Surface Slim Pen 键盘盖的套装。
0 条评论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