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变态美食猎奇博主阿水又上线了。
咳咳,今天我必须正常一点。前段时间,有粉丝给我寄来一箱福利——江小白的果立方,拜托我帮TA评测一下。重点是,TA真的认为我是个尝遍人间奇葩美食的变态博主,特想看看我那惊世骇俗的口味,会如何评价江小白。

粉丝送来的满满爱心,我当然不敢怠慢了。今天我就来尝尝,作为白酒界土潮icon的江小白,他们家出的果味酒到底行不行。
充满了爱意的开箱试喝
酗酒前先认真科普一下。这个江小白果立方,真正的身份是预调酒(鸡尾酒),只不过拿了高粱酒当基酒,在一众洋气的鸡尾酒中,显得很土潮。六大基酒的各色调配,我基本尝过至少一次,但是“白酒鸡尾酒”吧,我就是个小处男,真的是第一次。

打开来,四种口味排排坐。首先是粉粉的、应该特别能讨女孩欢心的蜜桃味,全场最烈(23度)。其他三个做陪衬的卡曼橘味、白葡萄味和混合水果味,都只有15度,也就比红酒再烈一点点。把女孩喜欢的颜色做成度数最高的,喝多了变蜜桃仙子,江小白这小心思哦,昭然若揭。

四个颜色摆一排,很年轻很热情很奔放,too young too pure的感觉。这种包装拿在手里,我仿佛看到了那个刚满十八岁、可以公然喝酒又爱装X、喜欢这种小年轻情调的我,默默买了一套藏在房间里,心想哪天同学聚会可以拿出来,哄喜欢的人开心~

今天我也爷青回一下。先把四种味道快速喝一遍,咕嘟咕嘟吨吨吨:
蜜桃味高粱酒:
开瓶时有明显的蜜桃香气,高粱酒气味不明显,不仔细闻会以为是调味伏特加。入口香气依然明显,刚开始是蜜桃的甜味,随即会被高粱酒的苦涩代替,可能是度数相对偏高的结果。回味类似刚入口时,略有苦涩,续杯之后明显好转。
——要我说,这就是初恋的味道,甜完以后是忧伤。
卡曼橘味高粱酒:
开瓶时略有清香,几乎无高粱酒气味,很淡。入口哎呀妈呀真酸,果然是酸掉牙的卡曼橘,你不说我以为是柠檬口味。回味是胡搅蛮缠的酸,真的酸,这不是我个人喜欢的味道。
——我估计,它是这组果味酒中的整蛊专用口味。

白葡萄味高粱酒:
它是四款酒中,唯一一款有颜色的酒,可能是葡萄汁含量更多。闻起来就是白葡萄的味道,有点像隔壁的美汁源爽利葡萄。入口果味香浓,完全遮住了高粱酒味,适口性很强(让人忽略它有15度)。这是四款中我最喜欢的,相对好喝,小朋友喝了也没压力(但是会醉)。
——未成年人不可以喝酒哦,不可以哦,不可以哦。
混合水果味高粱酒:
看配料有苹果、橙子、百香果、白柚和柠檬。闻起来有一股疑似菠萝味?入口就是甜,纯粹的甜加一点高粱酒味,回味类似卡曼橘款,略微发酸。必须喝第二杯去压制这种酸味。
——不确定这是什么味道。有一种“低配版果渣白兰地”的感觉。

整体感觉,这确实就是没咋喝过酒的都市年轻人会喜欢的味道。为何我会这么想呢?其实我很小就爱喝酒,初中就抱着某城干红咕嘟咕嘟了(我不提倡!!小朋友不可以学我!!),那时候我不懂得分辨酒的味道、层次,追求的就是那个爽感,有酒味就开心。
江小白果立方,用果味调制的方式降低白酒门槛,并用年轻化的包装(看起来像饮料)去吸引躁动的、想装叉的、好奇馋酒的心,还附带一种鸡尾酒式的土潮感,这想法确实可以。
把鸡尾酒变成鸡尾酒的平方
脑洞无限的我,怎么可以就这么放过粉丝对我的爱呢?
你看啊,四种口味都是预调酒,既然都预调了,我干脆再加一点味道吧!拿鸡尾酒调鸡尾酒,会是什么样的体验?

规则很简单:一个shot的江小白 + 同等分量的相应口味汽水,喝喝喝~
蜜桃高粱 + 白桃元气森林
桃味闻起来更浓了,高粱酒的气味完全消失。入口就是桃味汽水的甜,加上一点点酒味。重点是,回味一点都不苦了。
——果然恋爱就是要加点料,才会更美好。

卡曼橘double-double
名字我都起好了(噗)。还是酸,但是酸度明显下降,因为气泡的存在而爽口得多。酒味比上面的蜜桃更明显一些,已经是一杯合格的夜店饮料了。
——越喝越喜欢是怎么回事?难道我的蹦迪魂回来了?

白葡萄原味 / 香草苏打高粱酒
鉴于我已经很喜欢白葡萄味了,就不必加更多味道啦,只需要透心凉的气泡就行了。味道果然没让我失望,就是白葡萄汽水的感觉,夏天我能吨吨吨干掉一瓶。
我也尝试了加香草苏打,味道突然变得很奇怪,白葡萄和香草的香味充斥在你的口腔中,各自想要抢走对方的味道……香草味不行,加原味苏打就好了。
——看来江小白没给果立方加汽,是失策啊……

我不管我就是颜控!" alt="但是香草苏打和白葡萄的颜色更搭!
我不管我就是颜控!" width='1000' height='750' />
我不管我就是颜控!
混合水果香草苏打MIX
非常后现代的味道……难以形容,又甜又酸(气泡把酸味激发出来了),外加一股迷样的香草味,完全不知道这杯东西是什么……喝倒是没问题,就是会满脸问号???换成原味苏打应该会好一些。
——感觉一不小心调出了暗黑口味……

嗝。果然脑洞是有好处了,自己动手创造出新的味道,有一种喝了就重回当年夜店小王子的感觉,嗝。强烈建议江小白和元气森林、屈臣氏苏打水系列捆绑销售,一定会取得奇效,嗝。这年头,跨界营销就是王道啊!嗝……
最后总结一下(嗝)
我相信,很多人看到这里一定满脑子都是吐槽:江小白没有酒文化,工业酿造没有灵魂,阿水酒量弱爆了,调味酒有啥好吹的blablabla……
只能说,这样想的人真是too naive。
首先,白酒本身就“不潮”。当我们聊到白酒,一股老气横秋的气场就会出现:一杯酒百味人生,百年千年酒文化,主宾主陪行酒令,洋酒果酒不叫酒……玄学的成分太多,我不做评判,我只说年轻人不吃这一套,更不吃酒桌文化那一套。
不信你就去问问,身边有几个年轻人喜欢喝白酒?


江小白一直在尝试让白酒年轻化。从包装到口味到品牌营销再到价格,无一不向年轻市场靠拢。年轻人可不管中老年们怎么评价,他们就喜欢青春靓丽的包装+ 不加修饰的味道,讲什么酒文化,扯什么浓香酱香各种香,时不时还得被教育一番“你年轻你不懂”,油腻死了。
我们喝酒,就是图个快活。一群人喝,要嗨得快,最好是价格便宜包装好看,聚餐无压力;两个人喝,要情调要氛围,浓情蜜意到了喝水也能喝出感情;一个人喝,那当然是体验优先,品什么百味人生,我品的是酒本身。
江小白,无非就是试着让年轻人更能接受白酒罢了。好不好喝,见仁见智,我就觉得这种试图破圈的行为值得赞扬,毕竟年轻人才是消费的最佳源动力啊。

想好好卖酒,就是得重视年轻人,就是得跨界。据《南方读书报》报道,今年双十一期间,95后人群的酒水消费比去年同比上涨170%,其中果酒品类增长为120%,新兴市场就在眼前。
事实上,近年来低度果酒一直增长迅速,不少国际大牌早已纷纷入局——日本三得利的果味啤酒系列,韩国真露的果味烧酒,以及前几年异军突起的糯米甜酒和蜂蜜酒……就连真·老气横秋的法国轩尼诗集团,也推出了面向年轻人的“新点”系列:

所以啊,我还就真不爱听“果酒娘兮兮的不是酒”、“低度酒没法喝”、“年轻人不懂酒”这种无聊话。谁能抓住年轻人,谁就能抓住未来,哪怕是抓住年轻人的酒瓶子也一样。
总之,江小白加油吧,你们还能做得更好。

最后晒一下我的下酒好伙伴。再来几个人送我酒喝吧!我喝高了会很可爱的!
0 条评论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