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浪潮工作室”(WelleStudio163),作者:网易数读,微信编辑:彭小研
天气越来越热了,大家终于又有光明正大的理由享受冰饮的快乐了。
高温推动着各款饮料的销量节节攀升,饮料商家们也不断搞出各种噱头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
有哪些饮料让人喝了第一口就大呼过瘾?谁是大家公认难喝的饮料?点击下方公众号名片,关注「网易数读」,回复“饮料”,带你看看中国人的“饮料红黑榜”。
夏天最快乐的事,莫过于开一瓶冰镇碳酸饮料,咕噜咕噜地喝上一大口。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喝多了会胖。而近年来流行的无糖饮料,似乎又完美地弥补了这个缺点,让人们可以放心地喝快乐水了。
直到元气森林在 4 月 10 日发声明道歉,表示原本宣传的元气森林乳茶“0 蔗糖 低脂肪”有误,其实是“低糖 低脂肪”。
多少人才恍然发现,原来无糖饮料更健康,可能只是个幻觉。
饮料商的财富密码
无糖饮料并不是中国近年来的新潮产品。
早在 1997 年,三得利无糖乌龙茶便以“超越水的新一代饮料”为口号,出现在了中国市场 [1];2004 年,统一旗下的“茶里王”也登陆内地 [2];2008 年,可口可乐推出了“原叶茶”,号称百分百茶叶泡制 [3];2011 年,农夫山泉也有了“东方树叶” [4]。
是的,这些都是无糖饮料,而且都是茶饮料。其中有些不但不甜,甚至还有点苦。
但现在随便去一家超市或便利店,都可以看到琳琅满目的无糖饮料,更关键的是,它们不再只有茶饮料了。
无论是可乐、雪碧这些经典碳酸饮料,还是是脉动、尖叫这样的运动饮料,甚至王老吉、椰树椰汁这样的植物饮料,现在都能找到无糖版本。
饮料公司纷纷推出无糖饮料,主要是因为人们越来越重视饮食健康了。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尤其是高糖,会加重你的爆痘 [5]。另外,过多的摄入糖,可能导致你遇上龋齿、发胖等问题,和肥胖、糖尿病等疾病也关系密切 [6]。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糖摄入指南,正常人一天从加工食品中摄入的糖类总量最好控制在 25 克以内 [7],而一罐 330 毫升的可乐就有 35 克糖。
连喝酒都恨不得要泡几颗枸杞的年轻人,自然无法忽视这高糖的快乐水。中商产业研究院的研究显示,在健康化的潮流之下,如今中国将近 80% 的消费者会关注饮料的成分,特别是当中的糖分占比 [8]。
但无奈的是,爱吃甜这件事是刻在人类 DNA 里的 [9]。就算意识到要控制摄入糖分,要一生都不喝快乐水,大多数人可能都难做到。
既然寡淡的茶饮料并不为大多数人所喜欢,那么宣称好喝还不胖的无糖饮料,自然会受到大家的青睐。
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就是这一招的受益者。因为人们健康观念的变化,从 2005 年起,美国碳酸饮料的销量就开始逐年走低 [10]。但在推出小包装以及味道更好的无糖可乐后,这两家公司的业绩都出现了不错的反弹 [11]。
到如今,像三得利这样的乌龙茶已不再是无糖饮料的代名词,取而代之的,是各种花花绿绿、包装时髦的碳酸饮料。
无糖饮料,无糖不欢
饮料要好喝,不甜是不行的。
中国质量协会在 2013 年进行的茶饮料行业消费者满意度调查中,三得利倒数第一,东方树叶倒数第二 [12]。农夫山泉的这款无糖饮料甚至还在 2016 年 4 月 10 日以“最难喝饮料 TOP 5”之一的身份登上了微博热搜 [13]。
但饮料要甜,就要放糖。可根据中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的规定,每 100ml 饮料中含糖量不超过 0.5g 的,才能叫无糖饮料 [14]。
于是,代糖就派上用场了。诸如安赛蜜、阿斯巴甜这些代糖,不仅热量极低,甜度更是蔗糖的几百倍。放一点点,就能让饮料甜蜜无比。
很多人都不知道,主打无糖卖点的健怡可乐(Diet Coke),其实早在 1982 年就有了 [15]。而可口可乐的另一款无糖饮料零度可乐(Coke Zero),也已推出了 16 年 [16]。
那为什么这家公司的无糖饮料,直到近几年销量才有了起色?
因为在过去,代糖调出的无糖可乐味道实在不怎么样,和原版的味道相差太远。
但经过不断研究,如今代糖的风味越发醇厚,调出来的无糖饮料味道和有糖版本都有的一拼。2017 年,可口可乐推出了号称史上最接近原味的无糖可乐(Coke Zero Sugar);2018 年,又调整了健怡可乐的口味 [17]。
目前市面上的无糖饮料,也多是用糖醇类代糖赤藓糖醇或第五代人工代糖三氯蔗糖来制造甜味。这两种都是热量低、甜度高的代表性甜味剂。元气森林的“ 0 糖、0 脂肪、0 卡路里”口号的底气,就来自于它们。
不过,有关代糖的健康争议也一直未曾中断。
最早的人工代糖——糖精,在 1879 年被化学家发现。因甜度够高,成本又低,很快就被投入到了食品行业中 [18]。1937 年,同样生产成本低的甜蜜素被发现,也被用在了食物中作甜味剂 [19]。
而现在,这两种饱受争议的代糖都不再出现在饮料中,我们搜集的 71 款无糖饮料里,都没有使用糖精或甜蜜素。
如今,无糖百事可乐、零卡芬达中所使用的阿斯巴甜,是在 20 世纪 60 年代被意外发现。有些人声称食用包含这种添加剂的食品后,出现了头疼、恶心等不适症状。围绕它的各种质疑、流言甚至法律诉讼,从来就没有间断过。
但目前为止,世界各国的权威机构几乎都认为阿斯巴甜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是可靠的 [20]。
就拿阿斯巴甜来说,根据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公布的标准,阿斯巴甜每人每公斤体重的摄入上限是 50 毫克 [21]。
就是说,如果是一位体重 50 公斤的成年人,那么每天的阿斯巴甜摄入量要控制在 2500 毫克以内,这大约是 14 罐 330 毫升健怡可乐的量 [22]。
一天喝 14 罐可乐,能做到的人还真不多。所以每罐饮料微量的代糖添加,并不用担心安全性。
有些无糖饮料,热量依然很高
对于代糖的研究还在继续,但目前使用代糖的大多数食品,能通过审批并上市,安全性是有一定保证的。
而大家挑选无糖饮料时,最关心的也还是这两件事——会不会发胖、好不好喝。
我们先看看同一品牌的饮料,有糖版和无糖版的能量情况:
可以看到,相比原版饮料,无糖款的热量的确少了不少。
但要注意的是,这些无糖饮料的热量并非真为 0,只是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的规定,每 100 毫升液体的能量不超过 17 千焦时,就可以声称零热量 [14]。
可即使无糖饮料的热量为零,也不意味着就可以不加克制地饮用。还有一部分无糖饮料依然有不少的热量,它们不是来自于糖,而是其他配料。
这些饮料中添加的枸杞、果汁等配料,有的不仅有很多热量,而且其本身就含有果糖这样的物质,所以严格意义上并不能称为“ 0 糖”饮料。
而大家关心的另一个问题,无糖饮料好不好喝,则是个人口味问题。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无糖版饮料都和原版相差不了太多,除了口味清淡些就没差别了。
唯一的例外是椰树椰汁的无糖版,有关它的评价,大多是“没有一点甜味”“口感清淡,味道不好”这样的。
虽然味道不如原版,无糖椰树椰汁的价格却一点不打折扣。一箱 245ml * 24 罐的椰树椰汁,在京东的售价是 89 元,而无糖版要 101 元。类似的情况还出现在很多无糖饮料中。
其实,不仅无糖饮料,糖少了却卖更贵是食品行业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毕竟,要想无糖还实现全糖的口感,用材和技术上的确更贵。
但这也挡不住大家对无糖饮料的追捧。
因为无糖饮料能让我们这些怕发胖却肯定管不住嘴的人,在喝冰镇快乐水时,少了很多罪恶感。
至于能不能真的避免肥胖,还得看自己运不运动,以及能不能管得住嘴。饮料喝了无糖的,其他高热量的食物一点没少吃,那你不胖谁胖呢?
[1] 张扬. (2008). 三得利乌龙茶借势杨澜发力中国. 市场观察. Retrieved 22 April 2021, from http://www.cqvip.com/qk/87921x/2008007/27910237.html.
[2] 麦婕莹. (2004). 统一"茶里王"力争茶饮料王位. 南方都市报. Retrieved 22 April 2021, from http://biz.163.com/41119/7/15IOEC2C00020RPG.html.
[3] 陆琼琼. (2008). 可口可乐卖茶. 第一财经周刊. Retrieved 22 April 2021, from https://finance.sina.com.cn/chanjing/b/20080829/19275253150.shtml.
[4] 许冰清,& 王姗姗 . (2020). 农夫山泉获准上市 “大自然的搬运工”有多赚?. 第一财经周刊. Retrieved 22 April 2021, from https://www.yicai.com/news/100721019.html.
[5] Penso, L., Touvier, M., Deschasaux, M., Hercberg, S., Ezzedine, K., & Sbidian, E. (2020). Association between adult acne and dietary behaviors: findings from the NutriNet-Santé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JAMA dermatology, 156(8), 854-862.
[6] Jim Mann. (2014). The science behind the sweetness in our diets. WHO. Retrieved 22 April 2021, from https://www.who.int/bulletin/volumes/92/11/14-031114.pdf.
[7] 世卫组织呼吁各国减少成人和儿童糖摄入量. 世界卫生组织. (2015). Retrieved 22 April 2021, from https://www.who.int/mediacentre/news/releases/2015/sugar-guideline/zh/.
[8] 2020年碳酸饮料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 中商产业研究院. (2019). Retrieved 22 April 2021, from http://pdf.dfcfw.com/pdf/H3_AP201912181371930565_1.pdf.
[9] Charles S.Zuker. (2015). Food for the Brain. Cell, 161(1). Retrieved 22 April 2021, from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92867415003037.
[10] U.S. soda sales drops for 12th straight year: trade publication. (2017). Reuters. Retrieved 22 April 2021, from 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us-soda-sales-study-idUSKBN17L2HN.
[11] 可口可乐CEO说持续创新至关重要,那么创新救得了快乐水么?. FBIF食品饮料创新. (2019). Retrieved 22 April 2021, from
https://mp.weixin.qq.com/s/rlJRHYcxrKx3P-YJKITBSw.
[12] 苏兰. (2013). 茶饮料满意度:可口可乐原叶/农夫东方树叶/三得利垫底 . 中国经济网. Retrieved 22 April 2021, from http://www.ce.cn/cysc/sp/info/201311/03/t20131103_1701088.shtml.
[13] 微博热搜#最难喝饮料top5#. (2016). 微博热搜榜. Retrieved 22 April 2021, from https://weibo.com/1658035485/Dqj8JrXJg?type=comment#_rnd1619115733956.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0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Retrieved 22 April 2021, from http://www.nhc.gov.cn/ewebeditor/uploadfile/2013/06/20130605104041625.pdf.
[15] Diet Coke introduced. (1982). Associated Press. Retrieved 22 April 2021, from https://news.google.com/newspapers?id=QQEzAAAAIBAJ&pg=1916%2C2196972
[16] Coke to launch new no-calorie soda. (2005). Associated Press. Retrieved 22 April 2021, from https://www.nbcnews.com/id/wbna7257920.
[17] 唐怡园. (2018). 35岁的健怡可乐终于决定来一次大变身. 界面新闻. Retrieved 22 April 2021, from 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1875209.html.
[18] 崔凯.,& 筱陆. (2020). 糖精的是与非. 《中国化工报》. Retrieved 22 April 2021, from http://www.ccin.com.cn/detail/6e8c944f10c1eb291a118d74d952824c/news.
[19] 日韩为何禁止使用甜蜜素?. 厦门海关. (2019). Retrieved 22 April 2021, from http://www.xinhuanet.com/food/2019-04/04/c_1124328765.htm.
[20] 郭丽仪. (2015). 甜味剂在减少糖摄取量方面的角色. 香港特别行政区食物安全中心. Retrieved 22 April 2021, from https://www.cfs.gov.hk/sc_chi/multimedia/multimedia_pub/multimedia_pub_fsf_106_02.html.
[21] Does Aspartame Cause Cancer?. (2019).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Retrieved 22 April 2021, from https://www.cancer.org/cancer/cancer-causes/aspartame.html.
[22] Franz, Mary MS, RD, LD. AMOUNTS OF SWEETENERS IN POPULAR DIET SODAS. Diabetes Self-Management. Retrieved 22 April 2021, from https://static.diabetesselfmanagement.com/pdfs/DSM0310_012.pdf.
0 条评论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