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玩

科技创新者的每日必读

打开APP
关闭
科大讯飞

翻译看得见,讯飞双屏翻译机上手体验

如果说SR901是最像手机的录音笔,那么讯飞双屏翻译机就是最像手机的翻译机,并且还拥有时下最流行的背部小屏幕功能。

发布于 2021年5月11日

提到翻译机,大部分人都会想到一个圆乎乎的像是蛋一样的产品。稍微高级点的上面有个屏幕,带个摄像头,能翻译一些指示牌的文字,就已经很不错了。翻译机之前的确火了一阵子,我本人也亲自体验过一段时间,但因为过于单一的功能和比较“社死”的使用方法,让我一度放弃了这类产品。

早期的翻译机,要么只能依靠离线词库或Wi-Fi联网,要么就是没有屏幕让对方在嘈杂环境下听语音,再或者先冲着自己说完拿起来怼到对方脸上去看文字,种种行为对于当代不善于交流的当代内向青年来说,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而且由于功能过于单一,往往出门的时候就不记得需要带着这么一个“累赘”,遇到无法交流的情况,更多还是打开手机选择用APP完成。

科大讯飞双屏翻译机在极大程度上解决了功能单一的问题,内置全球上网功能,支持122个国家和地区的网络连接,也支持插入用户自己的SIM卡分享网络,无论是在APP中购买流量还是购买当地的旅游上网卡,科大讯飞双屏翻译机都能很好的肩负起一个Wi-Fi热点的功能,出门在外没网是万万不能的,这下无论怎样都不会把讯飞双屏翻译机落在酒店里啦。

讯飞双屏翻译机的Wi-Fi热点功能最多支持3台设备
讯飞双屏翻译机的Wi-Fi热点功能最多支持3台设备

从翻译机的职业素养来看,讯飞双屏翻译机支持83种语言语音翻译,32种语言拍照翻译,翻译语言覆盖全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中英在线翻译效果达专业8级水准。中英离线可达CET-6水平。

讯飞双屏翻译机语音翻译支持单屏和双屏两种模式。在双屏模式下,翻译结果和提示语会在主客屏中同步显示。更加适合多轮对话或嘈杂环境下,可以边听边看。

同时,讯飞双屏翻译机拥有独特的会话翻译功能,使用者双方可以各看一块屏幕,开启会话翻译后,默认即为智能模式(无需点击屏幕),根据用户设置好的主客屏语种方向,实时进行两方的收音检测,并将各自的说话结果显示给对方看。在绘画模式下,两方的收音为定向模式,两方的有效收音角度为60°,可以有效避免周围的杂音。

讯飞双屏翻译机还拥有独特的同声字幕功能,并且支持PC等网课实时同步,用户可以将翻译机使用自带的数据线连接PC,通过USB线获取电脑播放的音频,并将音频的识别和翻译结果通过讯飞翻译助手软件实时显示在电脑端屏幕上。

最后就是在紧急情况下,讯飞双屏翻译机还有一个独特的紧急联络人功能,支持在系统内设置一个紧急联络人的联系方式,在发生紧急清醒时,连续点按3次电源键,即可向紧急联络人发送带定位的短信通知。

上手体验

讯飞翻译机初上手,第一个感觉就是扎实,别看三维只有125.7*59*13(mm),但163克的重量和方正的手感搭配金属边框和皮革后盖,让整机有一种由内而外的精致感。如果说SR901是最像手机的录音笔,那么讯飞双屏翻译机就是最像手机的翻译机,并且还拥有时下最流行的背部小屏幕功能。

不同的是,讯飞双屏翻译机的背部屏幕可以反转,可以让翻转屏的段落感清晰,关闭时有一种早期NEC手机独特的“咔哒”声,正面的三颗按键手感清脆,回弹到位,前后两块触摸屏显示细腻,触摸灵敏,初上手的好感大增。

机身侧面SIM卡槽的位置贴心的标识了卡针的位置,防止用户一不小心戳到旁边的麦克风接口。这在现在的设备中已经不常见了,但是我们的确在刚拿到设备的时候可能会犯这种错误,所以标识出来的确比没标出来好。

为了增加会议拾音的成功率,讯飞双屏翻译机还支持领夹无线麦克风,我本以为这个无线麦克风需要额外进行购买,但没想到被讯飞巧妙的收纳进了充电器中,再给翻译机充电的同时,也会给无线麦克风进行充电,十分贴心。

实际使用过程中,得益于U型环绕多麦克风阵列的加持,讯飞双屏翻译机放在桌面上即可应付大多数使用场景。出门时直接把主机放在附赠的真皮收纳套内即可。而在会议字幕这种需要领夹麦克风的功能时,也可以很方便的从充电器中取出使用,讯飞双屏翻译机的领夹麦克风重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非常轻巧。值得注意的是,无线麦克风的拿出和收纳时需要按住夹子,不可蛮力取出。

目前讯飞双屏翻译机已经上架讯飞官方商城,售价4999元,支持花呗最高6期免息分期。

下载品玩App,比99.9%的人更先知道关于「科大讯飞」的新故事

下载品玩App

比99.9%的人更先知道关于「科大讯飞」的新故事

iOS版本 Android版本
立即下载

有守门员还进球呢。

取消 发布
AI阅读助手
以下有两点提示,请您注意:
1. 请避免输入违反公序良俗、不安全或敏感的内容,模型可能无法回答不合适的问题。
2. 我们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大模型问答服务,但无法保证回答的准确性、时效性、全面性或适用性。在使用本服务时,您需要自行判断并承担风险;
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该功能目前正处于内测阶段,尚未对所有用户开放。如果您想快人一步体验产品的新功能,欢迎点击下面的按钮申请参与内测 申请内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