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玩

科技创新者的每日必读

打开APP
关闭
OPPO

Reno居然要做游戏?

好看,已经满足不了我了

钟文

发布于 2021年5月28日

OPPO Reno6系列发布之后,一位现场的用户拿起体验机感叹道:这么轻薄,不太像是游戏手机。

这其实是很多用户对Reno6系列的第一印象,因为在大多数人的固有认知中,性能与轻薄、Reno与游戏都是冲突的。

游戏手机已经在市场上存在了很多年。参考市场上的一些产品,强调的无外乎极致的芯片能力,电竞级的触控,大空间大尺寸的散热等等,似乎与轻薄好看的颜值党Reno并不相关。

但刚刚发布的OPPO Reno6系列显然表现出了非常明显的游戏手机意图:不仅有芯片升级,全系配备线性马达,搭载大尺寸散热片等硬件上的“肌肉”,还有超级闪电启动、无极稳帧等阵定型的游戏功能搭载。这样的Reno系列,看起来并不那么“Reno”。

Reno的本来色

什么是Reno?

作为诞生三年的产品系列,Reno系列其实已经形成了稳定清晰的定位,尤其是Reno5系列良好的市场表现,更证明了其路线的正确:主打美妆美颜人像视频与轻薄机身加潮流闪耀的外观设计。

第一代OPPO Reno推出的潜望式10倍变焦版承担的是在品牌和科技感上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但它也有遗憾:调性和销量没有兼得。

这里有一个小插曲:初代Reno推出后,OPPO马上密集调研了用户,他们认可这种科技感,但潜望式镜头、玻璃背壳和大电池带来了复杂的内部堆叠设计,带来了超过9mm的机身厚度,而OPPO Reno系列的天使用户群体中,很大一部分就是R系列的用户,他们认为产品一旦超过8mm,就会带来明显感知的厚重。

后来,轻薄成为了后续Reno系列产品主攻的产品特性。2019年12月Reno3系列发布,其拥有7.7mm的机身厚度、171g的机身重量,堪称当时全球最轻薄的5G手机。2020年6月,Reno4系列继续延续了用户可感知的好手感,其拥有7.6mm的机身厚度、172g机身重量。

Reno6系列也将继续担任此前一系列的技术的集大成者:塞进了X轴的线性马达,在内部空间被极限压缩的状况下,还保持了7.6mm的机身厚度,产品重量也稳定保持在177g。

如果你能够同时摸到几代Reno系列手机,大体上可以感知到这些细微的变化。Reno5系列的“星河入梦”采用的星钻2.0,延续了Reno4系列的晶钻工艺,在AG工艺处理的同时,不同的角度会反射出更多的色彩,而表面的颗粒展现出类钻石的质感。

此次Reno6系列在Reno5之上升级为晶钻3.0工艺,实现了更细腻的闪光砂,而星钻3.0工艺也带来了 “夏日晴海”的全新配色,相较于上一代产品,拥有更加耀眼的光芒,让原来细密的星光进一步加强,变成了海面波光粼粼的质感,这可以算作是这一系列在“晶钻”符号上的延续。

实测用手摸起来实现了更大的阻尼感,但依然还可以做到不留指纹和手汗。

潮流外观之下,人像视频更是Reno系列主航道之一。早在Reno2阶段,OPPO就预判5G时代视频先火的趋势,率先提出了“视频手机”的概念卡位这一新赛道,随后的Reno系列也开始持续在视频赛道发力。

人民日报品牌发展研究院的一份报告中,曾将2020年定义为中国视频社会化元年。那一年,5G技术普及,抖音快手成为了当下最热门的移动应用,手机也成为了最广泛的创作工具。

Reno3系列进而强化了视频防抖功能,Reno4系列通过增强夜拍能力,向全天候拍摄进阶,而“人像”作为视频拍摄的最核心场景,Reno5系列便致力于人像视频拍摄,搭载FDF全维人像视频技术系统的手机,AI焕采美颜实现更自然、更精细的人像美化。

Reno6系列也在人像视频上再度进化,这一次带来的是“AI焕采美妆” 以及“焕采光斑人像” 两项功能,这两项功能是基于底层AI算法的提升而实现,其中人脸检测点从上一代的296个升级到635个。这为年轻用户带来的直接的好处——拍视频,尤其是人像视频更轻松,而且不必大费周章,想拍就拍,带来的是一种“上镜自由”的体验,这也是手机视频的趋势。

基于强大的颜值与精准的人像视频耕耘,Reno系列在销量数据上的持续走好。市场发布的报告显示,Reno系列一经发布,销量一代高过一代,Reno4系列成为5G手机爆款,排名2020年9月全球5G手机榜单第七位。Reno5首销期销量数据已经超越R系列的巅峰时期,实现再造爆款。2021年截至3月中,2-4K累计市场份额Reno5系列占比25%以上,而这一区间恰恰是学生机年轻用户群体购机的主流价位区间。

经历了三年六迭代,Reno系列逐步找到感觉,产品也越做越清晰——让用户的颜值和产品的颜值始终在线。换句话说,这便是Reno系列得以立身的根本。

因游戏而躁动的Reno6

游戏手机在手机行业当中已经是一个具有成熟认知的既定品类,配置与性能以及电竞属性是其典型标签。

而这一品类的出现,相对应的便是对于游戏竞技化需求的满足。电竞天然关联的便是极客玩家与发烧友,群体的特征也使得本来的游戏手机,看上去更趋于垂直与小众。这也是为什么,提到Reno要做游戏之时,首先感觉到的便是“违和”。

但如果仔细琢磨这次OPPO在Reno6游戏方面的动作,结合Reno本身的大众系列的定位,似乎和此前用户所认知的游戏手机还是有很大不同。

其实有一些趋势确实不难发现。比如其实在我们身边,此前很多基本不碰硬核游戏的朋友,他们却对很多轻游戏产生兴趣。

女性朋友们可以不玩索尼PS5、主机和独立游戏,但对任天堂Switch、“人类一败涂地”、“吃鸡”、“王者荣耀”和“糖豆人淘汰赛”基本没有抗拒能力。

随着很多手机游戏往轻游戏和社交化的方向发展,大众参与游戏门槛也逐渐降低,一些本不属于极客游戏群体的普通用户也加入到“大众游戏”的圈子中来。

手游市场报告也验证了这种趋势。从市场规模来看,中国手游市场由2016年的972亿元扩大至2019年的1817亿元,预期于2020年达到突破2000亿元,预计2019-2024年市场规模将按照11.7%的复合年增长率发展,到2020年市场规模有望超过2000亿元。

在这其中,休闲游戏市场的变化最为明显。休闲游戏指相对简单但具吸引力,在风格上呈现极简主义为特征的游戏类型。2019年中国休闲游戏市场规模达到338亿元,占整个手游市场规模比重为18.6%。预计到2020年中国休闲游戏市场规模将达360亿元,到2024年这一规模将突破420亿元。

人们对于“大众游戏”的喜爱其实还有另外一层原因:这些游戏体验的本质并非在于胜负,而在于团队协作和欢声笑语,本身并不沉重。

他们不是追求竞技体验的硬核游戏玩家,不强调绝对极致的游戏配备,他们更希望和朋友们一起享受开黑的乐趣,希望产品颜值和游戏体验也能达到一种平衡。

年轻人们更喜欢聚在一起玩,这也是“大众游戏”时代的典型特征,游戏已经占据了年轻群体用户30%以上的休闲娱乐时间,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这也正是Reno系列立身之本,就像基于对当下年轻人视频生活方式的洞察而推人像视频一样,对于年轻用户群体的游戏生活方式的捕捉,促成了Reno6开始在游戏上的动作。

“大众游戏”的场景和硬核游戏的场景也有本质上的不同:游戏本身的稳定流畅性是一方面,和朋友快速开黑一起玩这个场景也必不可少。

OPPO在产品上一以贯之的思路就是——在技术、工艺、材料、产品与设计之间找到一种体验的微妙平衡,换到游戏场景,Reno系列也采用这种不唯参数,重体验,聚焦年轻人的实际应用场景解决问题的路径。

硬件决定了游戏体验的下限,而软件优化则代表了游戏体验的上限。为了为流畅的游戏体验提供基础的性能保障,Reno6在超大杯Reno6 Pro+版本上搭配了高通骁龙870移动平台,在Reno 6 Pro上则搭载联发科天玑1200旗舰级SoC,从硬件层面解决游戏体验的基本面问题。

更重要的是基于用户对于游戏社交,一起开黑的娱乐属性需求,在游戏前、游戏时、游戏后全周期提供体验保障。

超级闪电启动,游戏后台更新、游戏预下载等一系列的的体验优化让游戏一开始便能迅速进入状态,带来一起开黑不等待的游戏乐趣。

游戏中,特别加入无级稳帧技术——通过强化学习的AI算法模型,结合多维度输入预测游戏负载,自动化调节 CPU、GPU频率,目的就是为了让大众玩家和朋友开黑团战时不掉帧不卡顿,也不拖后腿。甚至在Reno6 Pro+上特别加入全尺寸不锈钢VC液冷散热片,以良好的温控为团战帧率稳定保驾护航。

线性马达是游戏触觉感受上的关键零部件,而为了给Reno6塞入一颗200+级别震感的X轴线性马达,OPPO将屏幕器件厚度压缩3.5%,中框与屏幕器件间隙压缩26%、钢片与电池盖间隙压缩36%,还是要保证了Reno系列的黄金手感和美学设计。

游戏后的超玩战报,则增添了游戏分享的乐趣,对于社交属性愈发强烈的大众游戏来说,Reno6的思考还是比较完整的。

为Reno6注入游戏看似是偏离主航道,事实上却未偏离“年轻人”这个主航道。

在品玩看来,Reno6确实不是一部传统意义的游戏手机。这个“传统意义”不仅包括:在产品上,它是一款首先颜值在线,且更具好玩属性的游戏手机。游戏早已不只属于极客玩家,而谁又能断言,“游戏手机”的定义本身不可以更多可能呢?

下载品玩App,比99.9%的人更先知道关于「OPPO」的新故事

下载品玩App

比99.9%的人更先知道关于「OPPO」的新故事

iOS版本 Android版本
立即下载
钟文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却只想留下你!

取消 发布
AI阅读助手
以下有两点提示,请您注意:
1. 请避免输入违反公序良俗、不安全或敏感的内容,模型可能无法回答不合适的问题。
2. 我们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大模型问答服务,但无法保证回答的准确性、时效性、全面性或适用性。在使用本服务时,您需要自行判断并承担风险;
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该功能目前正处于内测阶段,尚未对所有用户开放。如果您想快人一步体验产品的新功能,欢迎点击下面的按钮申请参与内测 申请内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