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玩

科技创新者的每日必读

打开APP
关闭
数码产品

ProcessOn:一款工具类产品的运营迷途

ProcessOn是一款在线制图工具,它不仅包含思维导图、iOS界面原型图、维恩图等多种格式,还支持多人在线协作。不过,与其他工具类的产品一样——如何确定用户规模和使用频率,从而进行产品运营,保持用户黏性,是ProcessOn面临的难题。http://t.cn/8kREGTe

CY Zhou

发布于 2013年12月25日

互联网行业的从业人员对作图应该都不陌生,不管是常规的流程图还是思维导图,这些东西在工作中都难免会用到。在以往,我们通常都需要在一些桌面软件中绘制这些图表,而在服务由本地向云端转移的大浪潮中,一些初创公司也在想着如何把传统的本地化绘图过程搬到线上并且让其更加简单易用,ProcessOn就是这其中的一员。

ProcessOn是一款基于HTML5开发的在线做图工具,除了支持多种标准作图格式外,还支持类似Google Docs的多人在线协作。作为一款工具类产品,ProcessOn历时两年开发完成。从起初基于Flash仅支持流程图的绘制到现在基于HTML5支持EVC企业价值链图、EPC事件过程链图、iOS界面原型图、Venn维恩图等多种类型各式各样的图表绘制,这整个产品的开发工作也仅是由四人左右的团队完成的。

从工具层面上看,ProcessOn的产品已经可以满足多数非特殊专业人员的做图需求。无论你是作为个人用户需要一张流程图,还是出于团队协作的目的要多人实时配合来共同跟进UI界面原型图的进度,ProcessOn都能满足你实时沟通和更改的需求。虽然ProcessOn目前还不支持离线使用,但其研发负责人已经表示离线功能目前正在计划之中。此外,相对于国外同类的收费产品,ProcessOn是完全免费使用的。

除了工具层面,ProcessOn在作图的基础上逐渐衍生出了一个以此为基础的用户社区。在ProcessOn首页的导航条上可以看到其社区是由推荐、发现、小组和活动四块组成。推荐栏目主要是给用户呈现社区用户已经完成的图表,用户可以按评分、浏览量等分类别查看;发现栏目则是以标签来组织图表,用户也可以通过标签搜索来寻找自己需要的类型;小组就是以兴趣来组织用户了,对某一类图有兴趣的用户可以加入同一小组交流;最后的活动栏目则是一个线下活动发布场地,用户可以在此组织和发布相关的线下活动。

根据ProcessOn方面的数据,使用过ProcessOn产品的用户数在20万以上,其中注册用户有8万左右。ProcessOn有两位运营员工分别负责国外和国内的运营工作,其对应的国外和国内的用户比为2:8,在正式运营半年之后用户数目已经翻了两倍。

从数据上看好像用户增长速度还挺快,但互联网产品相关的从业人员可能都会有这样的感悟:除了一些效率相关的工具,比如邮箱、闹钟、记事应用外,多数工具类型的产品都会面临用户活跃度的窘境。比如手机内的纯工具型应用计算器,只有当你需要计算的时候才会想着打开它。当然作为一个系统集成应用,计算器对于自己的处境并没有任何压力,但作为一款第三方的非公益产品,用户活跃度一般都会是其非常重要的指标之一。在线作图工具ProcessOn将社区集成其中看似很好地解决了工具型产品用户活跃度的窘境,但事实上其和很多工具类应用同样面临着产品完善之后该如何运营的难题。我们不妨称之为“工具类产品的运营迷途”。

从普通用户的角度来看,一款被频繁打开的产品一般都具备强内容或者强社交属性,而工具类产品往往这两个属性都不具备,这也是很多工具类型的产品想把以上两个属性加入到自己产品中的原因之一。可对工具类产品来说功能的叠加并不意味着一定能收获预想的效果,就像用户不会在无聊时去天猫客户端里找人聊天一样,用户也不会去ProcessOn找人闲聊,所以ProcessOn剩下的就是依靠内容质量来提升自己的活跃度了。

可遗憾的是,由于ProcessOn是一款在线作图工具,其社区内容八成围绕着与之相关的内容进行生产,这就导致了如果对此没有需求的用户还是不会给社区贡献活跃度,进而也就无望通过社区来促进工具的活跃。所以看上去与之相关的运营就像走进了一个无限循环的怪圈。

事实上,从我接触到的工具类应用看来,很多都面临着“运营迷途”。比如有做二手交易的应用想通过加入社交功能来提升自己的活跃度,有工具类产品想通过雇佣微博段子写手来扩大自己的传播面。而当我们回到工具类应用的初始出发点时会发现它们的本质仅仅是为了解决用户的某一个需求。这样的作法似乎有些缘木求鱼。

我们抛开用户类型不谈,用户对某种需求的频率可以划分为三个层级:高频、中频、低频;同时有这种需求的用户数也可以划分为三个层级:大规模、中等规模、小规模。所以对于一款工具类产品来说,优先定位自己的需求频率及用户数层级,再结合自己的用户类型来启动相关的运营工作也许会在某种程度上避免产品层面的迷失,进而也让运营的方向更加明确。不过即便这样,落到执行层面可能会依旧困难,工具类产品的运营迷途也许仍将继续。

图片来自:ProcessOn

下载品玩App,比99.9%的人更先知道关于「数码产品」的新故事

下载品玩App

比99.9%的人更先知道关于「数码产品」的新故事

iOS版本 Android版本
立即下载
CY Zhou

PingWest

取消 发布
AI阅读助手
以下有两点提示,请您注意:
1. 请避免输入违反公序良俗、不安全或敏感的内容,模型可能无法回答不合适的问题。
2. 我们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大模型问答服务,但无法保证回答的准确性、时效性、全面性或适用性。在使用本服务时,您需要自行判断并承担风险;
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该功能目前正处于内测阶段,尚未对所有用户开放。如果您想快人一步体验产品的新功能,欢迎点击下面的按钮申请参与内测 申请内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