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ZEALER”(zealertech)作者:ZEALER
如果你比较关注数码圈,那你应该会发现这么一个有趣的现象——从 2021 年开始,曾经如火如荼的潜望式长焦镜头,在各家安卓旗舰新品上的“露脸”机会越来越少了。要知道,它曾经几乎是各家安卓旗舰的“标配”、产品发布会上最浓墨重彩的介绍环节之一,如今却成为了手机产品经理们在规划新机时的一种“非必要”选项。
难不成,潜望式长焦镜头真就没啥用处,当潮水退去的时候,大家才发现它一直都在“裸泳”?
回望开端:潜望长焦助力华为杀入高端市场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咱们还是先来回顾一下潜望式长焦镜头的发展历史,看看它是如何从“星星之火”发展到“可以燎原”的。
2019 年 3 月 26 日,华为在法国巴黎会议中心发布了华为 P30 系列,其中的华为 P30 Pro 首次搭载一颗 800 万像素的 5X 潜望式长焦镜头,最高支持 50 倍数字变焦,引起了业界的巨大轰动。
要知道,当时的旗舰手机普遍采用的还是 2X 光学变焦镜头,5X 潜望式长焦镜头简直是其中“鹤立鸡群”的存在。P30 Pro 5X 光学长焦镜头的画质表现,对于当时其它采用数码裁切实现 5X 变焦的手机来说,算得上一种降维打击。很多普通手机用户第一次拍月亮,也是通过手机的潜望式长焦镜头实现的。
那么,手机影像的差异化配置,对于华为 P 系列来说算是一种成功么?从销量来看,答案是毋庸置疑的:在上市 85 天后,华为 P30 系列销量就突破了一千万台,相较前代的华为 P20 系列提前了 62 天。在整个产品周期里,华为 P30 系列的销量突破了 2000 万台,这也是国产手机在高端市场为数不多的高光时刻。
弯道超车:潜望长焦赢得消费市场认可
话说回来,从用户的拍摄体验来说,潜望式长焦确实带来了一些不一样的影像体验。在全新的拍摄视角下,潜望式长焦镜头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聚焦于拍摄主体,给人一种拉近拍摄的乐趣。光学变焦的画质优势也非常直观,用户一眼就能够看出它和数码变焦方式的区别。
咱们千万不要小瞧了手机拍照的“趣味属性”,当它变为一股潮流而被大众消费群体接受时,这个“风口浪尖”的技术卖点就和扩张的市场份额划上了等号。
这一点很好理解,以手机镜头模组的主要供应厂商之一——舜宇光学为例,它的股价从 19 年到现在上涨了将近 300%,市值超过 2300 亿港币,而华为 P30 Pro 上搭载的首颗潜望式长焦镜头,采用的就是舜宇光学的潜望 5X 光学变焦方案。巨大的市场需求,对于上游供应链厂商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更何况处于漩涡中心的安卓手机厂商了。
华为在手机影像端的发力,使得消费市场看到了除苹果、三星等国际厂商之外的更多旗舰选择。与此同时,潜望式长焦也为其他安卓手机厂商指出了一条冲击高端的明路——原来,除了极致的堆料性价比之外,高端市场更愿意为技术创新而买单。自此,潜望式长焦镜头开始成为安卓手机厂商角逐高端市场的一条重要赛道。
喜忧参半:潜望长焦缺点日益凸显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在潜望式长焦镜头发展如火如荼的同时,它的一些缺点也开始逐渐暴露出来。
首先,从技术角度来说,潜望式长焦的焦距要比主摄长出很多,这也就意味着它对防抖性能的要求更高。好比我们分别拿着一根 1 米的竹竿和一根 5 米的竹竿,同样的手部抖动,在 5 米的竹竿末端要比 1 米的竹竿幅度更明显。虽然各家的潜望式长焦镜头都普遍搭载了 OIS 光学防抖技术,但是对于手持拍摄时较大幅度的抖动仍然无力回天,最好的解决方式是配合三脚架使用,可这又违背了手机本身便携的功能定位。
不仅如此,在较长的焦距下,潜望式长焦镜头的光圈也很难做大( 镜头的光圈值=镜头的口径/焦距),进光量的不足要通过增加曝光时间或提高 iso(感光度)来解决,而一味拉高 iso 则会导致画质的严重劣化。因此,用户想要保证长焦镜头拍摄的成片率,就得好好练就一番铁手功才行。
站在厂商角度考虑,采用潜望式长焦镜头的物料成本要比非潜望式镜头高出很多。根据知名拆解机构 TechInsights 的物料成本分析表来看,三星 Galaxy S10+ (未采用潜望式长焦镜头)的相机模组成本为 56.5 美元,而下一代的 Galaxy S20 Ultra (采用潜望式长焦镜头)的相机模组成本则飙升至了 107.5 美元,相较上代 S10+ 翻了将近一番。
要知道,羊毛出在羊身上,手机厂商可不会做亏本生意,增加的物料成本最终还是要消费者来“买单”。这么一想,近几年安卓旗舰手机集体“涨价”,其实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在增加物料成本的同时,潜望式长焦镜头还对手机的内部空间和机身重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之所以采用潜望式结构,就是因为手机的厚度无法满足镜头的光路设计,只能通过反射棱镜来改变光路,将镜头由传统的厚度方向排布改为横向排布。这样一来,手机的厚度和重量就很难降下来,以目前几款采用潜望式长焦镜头的安卓旗舰来看,小米 11 Ultra 机身厚度 8.38mm,重量 234g;华为 Mate40 Pro+ 厚度 8.8mm,重量 230g,三星 S21 Ultra 厚度 8.9mm,重量 227g,带上保护壳之后重量基本都直逼半斤,没个“麒麟臂”,还真不太好使。
面临抉择:手机厂商交出不同“答卷”
利弊权衡之下,用户和手机厂商们走到了选择的十字路口。潜望式长焦镜头这个让人“又爱又恨”的技术卖点,又该何去何从呢?手机厂商们的解题思路各有不同,这里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们大致把手机厂商的产品策略分为三种派别——传统派、中立派和激进派。
传统派认为潜望式长焦镜头的存在价值不可替代,他们坚持采用高规格的手机传感器来保证长焦端的进光量和画质表现,通过顶级规格的主摄裁切或加入一颗衔接镜头的策略来保证中间焦段的成像素质,并借助 AI 算法进行软件层面的融合优化,力主为用户带来不同焦段下的高画质体验。用户选择这一产品方案,可以获得最为极致的手机影像体验,但同时也要接受它们机身厚重、价格高昂的缺点。
中间派认为潜望式长焦镜头有一定的存在价值,但是要得到它付出的代价又有点过于沉重。于是,他们选择采用一颗介于 2X-5X 之间的非潜望式结构镜头,通过对这颗“半长焦镜头”的优化,带来接近潜望式长焦镜头的拍摄效果。这样一来,既可以保证一定的焦段覆盖,又能够优化机身的厚度与重量。
激进派则认为潜望式长焦镜头存在的价值并不高,与其费尽心思在它身上做文章,还不如采用高规格“主摄+超广角”的双主摄策略,毕竟它们更贴近于用户的常用拍摄场景,“1 亿像素”、“5000 万像素”看起来也噱头更足,更加有利于产品的宣传。不过,也有部分旗舰机型开始采用 1/2.76 英寸的三星 JN1 传感器做超广角,相较之前规格顶级的 IMX766(1/1.56 英寸)超广要缩水不少。
总的来说,手机厂商的三种产品策略各有优劣——传统派满足了极致影像发烧友的严苛需求,中间派兼顾了大众用户的综合产品体验,激进派则另辟蹊径、将主要精力放在对常用焦段的优化上,而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来做出不同的选择。
总结
现在,让我们再来回答开头所提出的那个问题,潜望式长焦镜头真就没啥用处么?从手机厂商的不同流派与做法来看,这一观点并不成立,潜望式长焦镜头仍有其存在的空间和意义,但是它在普通手机上“露脸”的机会将越来越少。安卓顶级影像旗舰搭载潜望式长焦镜头,本质上是在拓展手机影像更多的可能,同时也是对它们最大的竞争对手——iPhone 的一种影像差异化竞争。在这一趋势之下,即便是不盲目追求潮流的苹果,在自家最新的 iPhone13 Pro 系列上,也将此前的 2.5X 长焦镜头升级为 3X 光学变焦镜头。
历史的发展总是具备一定的相似性,在潜望式长焦镜头逐渐褪去它的“神秘色彩”之后,谁将会继续扛起安卓高端技术卖点的大旗呢?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折叠屏或许是最具潜力的种子选手之一,至于它是否又会经历潜望式长焦镜头类似的发展历程,就有待未来消费市场的检验了。
0 条评论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