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IT之家”(ithomenews)作者:浪歌
嗨呀大家吼!这里是IT之家,我是浪歌。
据凤凰科技报道,巴西一家法院最近下达了一个判决,苹果公司因为 iPhone 包装盒中没有附赠充电插头,违反了消费者保护法,需要赔偿一名 iPhone 买家 5000 巴西雷亚尔 (约合 7000 元人民币)。
好家伙,这赔偿金额都快赶上一台 iPhone 13 Pro 中配了。
这件事的起因,其实就是消费者控告苹果,销售的手机没有搭配充电器。而苹果自己的辩护也非常有“苹果味”,他们表示用户在购买 iPhone 时,苹果并没有被要求购买充电插头,因此算不上强买强卖。
苹果官方认为虽然 iPhone 使用的是 Lightning 接口,但苹果提供了一根 Lightning 转 USB-C 接口的充电线,所以任何 USB-C 充电插头都可以使用。
最后,苹果还在法庭上表示,停止提供充电插头是出于“环保”考虑。
环保俩字标重点,要考的!
而在听了双方的观点后,法官皮涅罗调查发现,iPhone 提供的充电线不可能与其他充电插头一起使用,因此消费者不得不购买苹果的产品。
因此,苹果犯有“搭配销售”(married sale) 的罪名,应当赔偿受害消费者。
因为充电器问题,苹果在巴西早就摊上事了。
在 iPhone 13 还没开始销售的时候,巴西消费者保护监管机构就已经在调查苹果了。
在 2021 年,政府机构就对苹果公司处以 200 万美元的罚款,原因是“误导性广告、销售没有充电器的设备以及不公平的条款。”
相关政府官员在接收采访时表示,将手机和充电器单独销售是不合法的,因为“你只能用充电器给设备充电”,因此苹果客户必须购买两种产品(iPhone + 充电器)。
或许是因为被罚款太多,亦或许是因为巴西税太高,iPhone 13 在巴西的售价堪称“世界最贵”。
浪歌跑去巴西官网看了看,iPhone 13 Pro Max 起步售价就高达 1864.92 美元,折合人民币 12016 元。
而在国内的苹果官网上,同款同配置的报价是 8999 元人民币,比巴西版便宜了 3000 元。
浪歌只能说,巴西人民真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啊。
而在苹果被巴西法院判决赔偿消费者的新闻出来后,很快就冲上了微博热榜第二:
有网友表示,这事挺可悲的,花大价钱买了个 iPhone 回来,结果不送充电器,还要再花钱买个充电头,所以这个环保意义在哪里呢?
还有网友认为,苹果不送充电头,并没有带来手机价格下降,本质就是一个减成本增利润的商业行为,于用户而言并没有好处。另外,如果使用第三方充电器导致 iPhone 出现故障,那这个责任又该归属给谁呢?
针对苹果 iPhone 不配备充电器,也有中国的法律系学生和律师起诉苹果官方。
据上海法制报报道,因苹果新产品不再赠送适配充电器,来自北京化工大学、东华大学的学生们组队将苹果公司告上法庭,她们请求苹果公司交付手机充电器,并承担违约责任,支付另行购买适配器的费用。
起诉苹果的方同学表示,“根据从物随主物移转和社会交易习惯 ,购买手机理应配备充电器。”
也有律师发起了对苹果的诉讼,要求赔偿 149 元损失,不过一审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这位律师也表示将再度发起上诉。
这位律师也放出了法院的裁决书,一审法院给出了两个理由:
一是,法院认为苹果购买页面标注不随手机配备电源适配器属于格式条款,但格式条款并没有免除己方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属于有效的格式条款。二是,法院认为电源适配器属于从物,但双方对从物的转移是另有约定的,苹果公司不交付充电器不违反法律规定,亦不违约。
而关于“苹果不送充电器”这一事,浪歌觉得知乎网友 @pansz 做了最鞭辟入里的分析:
苹果想方设法想要植入的理念就在于这个充电器是「送」的。... 但凡想要去掉充电器的 JS (奸商),都会让你认为充电器是「送」的。
我的看法在于:如果是一件赠品,不送确实是没有问题。但关键问题在于充电器能否视为手机的赠品?
手机应当「配备」充电器,而不是手机应当「送」充电器。
一个电子设备能不能将「必要配置」用话术洗白成「赠送配置」。这才是问题的核心。
0 条评论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