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玩

科技创新者的每日必读

打开APP
关闭

问世一年即能在高端新能源市场站稳脚跟,华为究竟为AITO品牌带来了什么?

第三方认证作者

颛顼

发布于 2022年12月30日

一年时间连发3款车,平均一季度就有一款车推向市场,交付时间从72天到51天不断提速,问界M5用87天累计交付破万创下记录,前11个月累计交付67864辆。12月份依据目前的数据看大概率会再次破万,全年达到8万辆交付规模,将稳稳拿下新能源新造车品牌首年交付销冠……这是AITO品牌交向市场的一年发展成绩单。

大家认识它,应该只是起于去年12月23日的华为冬季旗舰新品发布会,但到现在,它已经是市场和消费者公认为可以“活下来、活得不错”的新能源品牌。AITO品牌的成长速度,在新能源汽车品牌历史上,用“速度最快”来形容,甚至都不用加上之一。这背后,华为的深度赋能自然是关键要素。

新能源淘汰赛日趋激烈,AITO品牌迅速成长离不开华为深度赋能

近日,广州车展正如火如荼进行,翻看参展商,睿蓝、集度、飞凡等等,总有几个品牌让人有种说不上来的“陌生感”,而像拜腾、威马、自游家已经不见了踪影。这其实就是中国新能源市场的现状,看似造车门槛变低了,实则新造车品牌要活下来,很难!尤其是近两年才诞生的品牌,它们从0-1的积累就直面最残酷的竞争,市场井喷、技术快速迭代、消费认知被不断刷新。蔚小理从2015年左右启航,四五年时间陪伴市场度过荒原期,企业也迅速成长起来,这样的“黄金时间”福利已没有任何一个品牌可以再享受到。

而AITO品牌的成长,看似是“另辟蹊径”,依靠华为光环、流量来迅速卖车。实则不然,华为的赋能,仍然是围绕技术、品质、渠道,让AITO品牌拥有了产品价值护城河,也才造就了商业上的成功。

更进一步来看,华为在AITO品牌的发展中可以说是“一人分饰多角”,深度参与到产品定义、整车设计、软硬件开发以及品牌营销、渠道建设,相当于,从造车的图纸开始,一直到最终售卖给终端消费者,华为一直有参与,深度渗透也意味着丰富前瞻性思维的不断注入。这其实,就是AITO品牌“跑得快、跑得稳”的根本原因。

技术为先,AITO品牌重整造车思路

对于用户来说,最有感知的,莫过于产品体验,而这其实是技术铺陈的真实映射。从这个角度出发,探求AITO品牌一年的“大步快跑”,最核心的点自然在于华为为其带来的革命性技术铺陈。

新能源汽车相比于传统燃油车,远非驱动形式从发动机、变速箱转向电池、电机、电控这么简单。在机械时代中,电子电气设备跟驱动系统是割裂开的,最简单理解就是家居做好了硬装,电视、冰箱等电器都是独立往里搬,再插上电就可以了。但到了新能源时代,全车都是用电,驱动、电器设备可以协同打通,造车逻辑也随之而变。

锁定机械系统再去思考电气设备的逻辑,已经行不通了,真正关键的,是中间的电子电气和基层软件平台,向下可以为三电系统注入智能化,向上可以打通万物互联和云服务,领先性意义已是不言而喻。华为凭借在电子消费领域的深厚技术累积,为AITO品牌趟出了造车的新路,也点亮了几乎所有的科技树。

DATS+鸿蒙座舱,两大“天花板”实证AITO技术领先性

我们以问界M5 EV上首发的华为DATS动态自适应扭矩系统以及AITO品牌核心亮点的鸿蒙座舱来做具体示例。对于车辆豪华感的定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在于底盘质感的营造,也就是在过坑洼颠簸时车体的稳定性,以及在过弯时车辆侧倾的控制。而电动车领域由于电机扭矩更大,对于扭矩传输控制也提出了更大的考验。同样举个小例子,当电动车在过大坎时,稍微深踩油门,会让人很明显感觉车窜了一下,或者是轮胎抛了一下地,这其实就是由于轮间扭矩输出过大造成的,也是电动车容易晕车的原罪。

而DATS可以极大缩短扭矩指令响应和执行的链路,也就能让车辆在实时感知到路面情况后就迅速进行扭矩调节。它的响应时间最快只需要4ms,而业内新能源车则普遍只能做到100ms的水平,这背后,就是由于HUAWEI DriveONE纯电驱智能平台采用了电机与整车深度融合设计,也就大大缩短了传递链路。

这就最真实的反映了华为赋能AITO汽车从中层做起向下渗透的结果。DATS能让车辆通过颠簸路面更平顺,高级感一下就上来了,整车功率波动的变化率也能下降30%,功率波动幅度更小,能量损耗更低,也更省电,更能提升续航。

华为的赋能,更体现在为AITO品牌打造了一整套的软硬件协同能力,最直观体现便是鸿蒙座舱。以HarmonyOS基础平台为根基,加入华为的人机交互、分布式能力、智慧能力、车载智慧屏和车载音响系统,也才构成了完整形态的鸿蒙座舱,也就能让用户享受到鸿蒙为数百万开发者提供的底层工具和原子化服务的生态布局。

在问界系统车型上,用户可以得到的,是从手机端开启导航,上车后可以无缝流转到车机,下车还能转换为步行导航的无缝流转体验;是可以直接在开车的过程中,通过小艺语音助手,打开车机内置的加油充电、美食景点、洗车天气等高频场景的原子化服务;是可以直接将手机、电脑的应用转移到车机进行操控,并调用车内音响、摄像头等硬件的超级桌面……

可以看到,华为的软硬件协同优势、生态优势、面向软件与生态的组织优势,在目前业内是独树一帜的存在,也构成了华为对车企开发智能座舱的降维打击。

华为的渠道优势,保障AITO品牌高质量发展

在技术和品质之外,新能源车的营销渠道铺设同样玩出了“新花样”。现在大家在逛商场时,见到专门卖车的门店、展台都已是司空见惯,甚至一个商场一层全是卖车的,这其实就是新能源营销逻辑的改变,商超模式正被大力推广。

而这,一下就撞到了华为的优势面。华为在全国有超过5000家高端体验店和超过60000家零售与服务网点,即便只是从5000家门店中选出20%来卖车,这个数量也已经高于大多数在中国市场打拼了十几年的主流合资厂商。比如南北丰田现在各自的4S店数量,也就只在600-700家左右。

华为赋能AITO品牌,走的正是智选车模式,也就是让AITO品牌走入华为的门店渠道进行销售。而华为在极短的时间内,对门店进行了改革,卖车和卖消费电子齐头并进,换言之,用户随便走进一家卖AITO品牌的华为门店,都能享受到最专业的服务,这是汽车行业前所未有的。

而且,AITO品牌除了依靠华为的渠道,还在自建体验中心和用户中心,目前AITO品牌已覆盖全国超200城市,体验中心和用户中心超千家,且还在迅速增长。深厚的渠道优势真正颠覆了以往的购车体验,人找车变成了车找人,也是AITO品牌能收获如此大量订单的原因之一。

写在最后:

从数据层面直观来看,AITO品牌首年已是站稳高端市场,背后离不开华为的技术赋能、品质赋能、渠道赋能,这也才缔造了AITO商业上的显著成绩。而最关键的,是AITO品牌经过1年发展,已是从多个维度上刷新了传统汽车行业的固有认知、固有模式、固有逻辑,这都是它可持续快速发展所能倚赖的重要能力。

进入2023年,随着缺芯、疫情等因素消退及更多产品的问世完善,我们也更有理由期待,AITO品牌销量可以再度翻上几番。

颛顼
第三方认证作者

这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却只想留下你!

取消 发布
AI阅读助手
以下有两点提示,请您注意:
1. 请避免输入违反公序良俗、不安全或敏感的内容,模型可能无法回答不合适的问题。
2. 我们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大模型问答服务,但无法保证回答的准确性、时效性、全面性或适用性。在使用本服务时,您需要自行判断并承担风险;
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该功能目前正处于内测阶段,尚未对所有用户开放。如果您想快人一步体验产品的新功能,欢迎点击下面的按钮申请参与内测 申请内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