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很多朋友在使用真无线耳机时,多多少少都会时不时遇到一个非常影响使用体验的“小问题”,这就是“卡顿”问题。
比如在听一首歌时候突然就断一下,之后就恢复正常。再比如准备暂停曲目时候,突然出现的“失灵”,以及播放无反应情况。
当然,可能你像我一样,觉得“断连”这个情况是因为在地铁中、进入到电梯中才出现的,习以为常,并不会在意。那么恭喜你,你的容忍度真高。
为什么在使用无线真无线耳机时候会出现卡顿断连问题呢?因为在传输中的不论是硬件也好还是软件也罢,都有可能会影响到传输链路,进而造成“断连”,注意这里的“断连”,指的是音频传输过程文件丢失、卡顿以及延迟。
而相比于蓝牙规格、芯片硬件规格、耳机天线优化、甚至是所处环境来讲,无线传输协议造成的延迟卡顿问题,要更加严重。为什么现在的这些高清协议这样“不争气”呢?
协议都有各自的“难处”
像目前几乎所有手机都支持的LDAC,这项由索尼开发的技术,最高支持990kbps蓝牙传输速率,采样位深和精度达到了 24bit/96kHz,算是目前所有安卓手机都会搭载的协议。
和apt-X不一样,LDAC不分手机处理器,普遍度非常高,按理说这样的协议应该算是安卓手机音质的“拯救者”。但问题是,LDAC在传输过程中,是先统一采样格式,比如一首歌曲本身是44.1Khz,而如果用LDAC协议必须“超采样”到96Khz,这样不仅会因为非整倍数劣化音质,更会因为会只通过高采样率封装,传输中占用信道大量资源,后期转换造成卡顿和延迟。
而像LHDC、Apt-X全家桶(如最新Apt-X Lossless)虽然能够达到和LDAC近似的传输码率,甚至在动态自适应技术上还要更加先进,以及稳定性抗干扰性更好,但从目前市面上支持的手机和耳机来看,升级到效果更好的Apt-X Lossless的设备屈指可数。
LHDC虽然只需要通过系统OTA升级就可以支持,但目前搭载能够支持LHDC协议的耳机也不算多,基本都集中在手机大厂旗舰耳机产品上,普及度依旧是个问题。
最近还有一个LE Audio频繁走进大家视野,它是由 Bluetooth SIG 蓝牙技术联盟制定的一套运行在低功耗蓝牙上的无线音频技术,而LE Audio必须要内置的LC3编码技术是支持8/16/24/32/44.1/48kHz采样率,以及16/24/32bit的采样位宽,自适应64kbps ~ 248kbps码率,在延迟和稳定性以及功耗上确实有相当不错表现,但码率仅仅是AAC水平........
如果说得再直白点,LC3编码技术就像是还没开最高时速的跑车,而低功耗蓝牙就是一条专门为LC3设计的跑道,各种路况都非常好,可惜汽车不给力。
而像LDAC、LHDC、Apt-X这些可以比作超级跑车,但如何发挥出应该有的性能,完全看跑道是否规整,也就是移动终端和耳机软件兼容如何,不过可惜的是,除了手机大厂自家出品的真无线耳机外,第三方兼容性是个大问题。
因此既想要传输码率高、延迟低、传输顺畅,必须要有一套端到端自研协议,近期新升级的L2HC,或许就能够在极高传输码率下,实现低延迟稳定传输,这其实可以看作是无线Hi-Fi的“革命协议”。
简而言之,L2HC是全球首个统一架构、全码率无线音频编解码标准,在传输速率、抗干扰、兼容性等多个方面全球领先。
L2HC将音频传输码率扩展至64k~1920kbps,支持96kHz/24bit高清音频传输;支持细腻平滑的自适应码率切换,在商场、机场等强干扰环境中仍能给用户提供稳定的高清音频体验;L2HC还可兼容蓝牙、星闪等传输技术,此外最为重要一点,它的峰值标准码率已经超过了CD的无损传输1.4 Mbps的码率要求,达到1920Kbps传输码率,在高码率下为96kHz/24bit音频提供THD低于-140dB的高保真传输能力。
当然我在前边也说了,如果想要“火力全开”,在最高音质下保持最稳定、低延迟的传输状态,还必须要有极强的传输介质,毕竟对于96kHz/24bit这样的规格以及1920Kbps传输码率,传输链路的带宽一定要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如果把L2HC形容成一辆载重卡车,想要稳定、快速的把货物运到目的地,必须要有一条宽大、平整的“专属”车道。
显然,星闪传输就是专门为L2HC“铺设”的专用车道。
星闪+L2HC+无损音源
在今年8月初的HDC大会上,星闪技术就随着鸿蒙4.0一起发布了,这是华为推出的新一代无线短距通信技术,该技术提供两种空口接入技术,即星闪基础接入 SLB 技术和星闪低功耗接入 SLE 技术,相比蓝牙技术,功耗降低60%、传输速率提升6倍,具备更低时延、更稳定连接抗干扰能力,覆盖距离提升2倍,连接数提升10倍。
在应用场景方面也要远比耳机要大得多,广得多。
比如应用在智能汽车领域,带来沉浸式车载声场和降噪,利用星闪技术可以提供20微秒的低时延传输以及微秒级的精确同步,这样就能快速准确的判断汽车行驶状态;再比如通过星闪的多设备连接功能,就能利用多镜头部署360全景环视功能,让司机可以实时看到周围动态;而在智能制造领域,在对精度要求极高的闭环运动控制场景涉及到流水线传感器和触动器的配合工作上,也可以带来20µs级低时延、99.9999%以上超高可靠性。
所以看到华为基于L2HC标准方案推出了第一款TWS耳机产品,华为FreeBuds Pro 3并在了解到星闪的应用范围后,我真的觉得有些“大材小用”了。
此外,还有一点不能忽略,就是“音源”问题,玩过Hi-Fi的朋友都知道,在Hi-Fi圈是有“音源为王”说法的,足以看出其重要度。
在这次GAS音频技术峰会上,QQ音乐就带来了为用户带来了业内首创的“臻品系列”音质,包括在端上实时增强的臻品音质技术,更好地还原音乐本身的质地,为音乐爱好者提供了高达24bit/96kHz的高解析度音频;极具空间感的臻品全景声,采用自研空间音频编码和全景混音技术,还原人耳全方位的聆听体验;以及对标母带级品质、最高采样率可以达到24bit/192kHz 的臻品母带技术。
作为国内社交音乐平台先锋,网易云音乐也相继推出了高清环绕声、沉浸环绕声和超清母带等高品质音质,并运用AIGC和神经网络算法,进一步提升数字音频的采样率,弥补音频制作过程中导致的低频不足和高频损失。
当然,华为音乐这次也与数十家头部音乐厂牌合作打造空间音频专区,从内容端、到流媒体分发平台、到音频无线传输与解析,端到端打通,实现全链路高清音频传输。
其实不难看出,HiFi并不是有线器材的专属代名词,随着L2HC和星闪以及音源技术的成熟,这套“无线HiFi”才真正形成生态,至于使用华为Mate 60系列搭配华为FreeBuds Pro 3并结合各个无损流媒体音乐平台下的音质表现,能否匹敌有线Hi-Fi系统?
让我们拭目以待。
0 条评论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