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的双十一了,对于习惯了网购的我们来说,十一月和十二月简直是一年中最“盛大”的两个月。在此我们也盘了盘今年评测过、以及自己剁手清单里面最值得购买的几款产品,给大家做个参考。
本篇内容绝无广告,请各位同学放心食用。
1.最具质感的折叠屏:OPPO Find N3
今年不客观实验室评测过的手机实在是太多了,抛开价格让我们选择一款最值得推荐的产品,OPPO Find N3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它也是一款口碑非常两极化的产品,很多喜欢OPPO Find N的用户会觉得它忘记了初心,因为从这一代开始它的三围尺寸和其他家的折叠屏产品没有什么区别,“小胖子”不复存在了。但对于从折叠屏大品类选择的用户来说,OPPO Find N3除了没有无线充电之外,几乎拉满了所有的配置。

这一代Find N3的重量为239g,仅仅比之前的小尺寸N2重了6g。但这6g却让Find N3拥有了尺寸更大、素质更高的屏幕,可以媲美 OPPO Find X6 Pro的影像模组,安全级别最高的「国密认证安全芯片」,以及OPPO独特的「超视野场景虚拟屏」。
鉴于之前我们写过关于OPPO FInd N3的详细评测,所以我们就重点介绍一下「超视野场景虚拟屏」。
折叠屏好不好用,除了硬件设计之外,最大的依赖就是系统。目前折叠屏的多任务显示主要分为两种:多窗口显示和分屏,但OPPO Find N3给了我们第三个选择——应用候场。

在Find N3上,如果分屏的应用超过了屏幕完整尺寸的显示范围,就会让当前没有使用的App以“候场”的方式出现在屏幕边缘,当你需要用到它的时候可以直接滑动屏幕把App拉到正中心,有点类似于当时罗永浩在锤子手机上推出的无限屏模式。这是我今年用到最舒适的多任务方式,简直改变了我使用手机的习惯。

做工方面,OPPO Find N3的质感绝对是可以媲美华为Mate X5、三星Fold 5级别的产品,大家可以去到OPPO线下店实际的上手体验。
目前OPPO Find N3 12G+512G的官方售价为9999元,双十一期间不少商家的优惠价格在91xx~93xx元左右,喜欢折叠屏的小伙伴可以考虑考虑这款产品。
2.最具特色的手机壳:怒喵Emptiness 手机壳
在双十一前,我个人最大的一笔消费就是iPhone15 Pro Max 1TB。今年iPhone最大的更新,就是抛弃了厚重的不锈钢,用上了更加轻巧的钛金属边框,让手机更加轻薄。
大多数用户应该都不会裸奔使用手机,毕竟一万多块的东西,这要是摔了不得心疼死。但是套上保护壳又不能直观的感受到新的钛金属边框带来的全新手感。怒喵Emptiness 手机壳的出现,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两个问题。

这款手机壳设计之初,就是怒喵的设计团队发现手机跌落在地面上时,大概率是四角落地。这款手机壳虽然采用了镂空设计,但是手机四个角的位置却采用了全包裹设计,同时手机壳的正面也采用了高出屏幕的设计,即使正面掉落也能保护手机屏幕不受伤害。

整个手机框架模拟了液态金属流动时的质感,兼顾散热的同时还保留了iPhone MagSafe的磁吸功能,虽然造型夸张但是实用性绝对没得说。使用Emptiness手机壳之后,我每次拿起手机都能感受到iPhone15 Pro Max钛金属边框独特的手感,同时又不用担心手机跌落造成损伤,走在路上回头率惊人。
目前怒喵Emptiness手机壳官方售价289元,在小红书上目前150元左右可以买到。
3.闪极67W氮化镓3口充电器
每年双十一期间在后台都有很多人让我们推荐手机快充,恰好我是一个“充电器爱好者”,市面上的多口充电器我买了不少,如果要我只推荐一款的话,我想一定是这款67W的闪极3口充电器。
从外观来看,它采用著名的苹果麦塔金电脑为基础,三围尺寸与AirPods Pro相当,正面的显示器上采用《黑客帝国》流星雨的显示方式,当有充电设备接入时还可以实时显示充电功率。

这款充电器在单口使用时,三个口均可提供67W的最大充电功率,双口使用时则可以提供20W+45W的最大功率,三口同时使用时则为15W+15W+45W,几乎可以满足笔记本电脑、手机、游戏机、耳机等所有设备的快速充电需求。

选择闪极这款产品的主要原因有三个:较小的三围尺寸、全C口的充电设计、直观的功率显示,如果你也在寻找一款可以同时给多个设备充电的快充头的话,不妨考虑一下这款67W氮化镓充电器。
这款充电器在发售之初的官方售价是329元,目前淘宝200元出头即可入手。
4、Bose QuietComfort Ultra
最近气温骤降,我也从之前的TWS换成了BOSE的QC Ultra头戴式耳机出门,在能听歌的同时还兼顾保暖。
这也是时隔两年,BOSE再度更新了他的头戴降噪耳机品类。这一次BOSE的经典QC系列,使用了Ultra来命名。降噪和音质是BOSE耳机这些年来最突出的两个特质。

降噪方面,QC Ultra保持了一贯水平,分为“通透”、“消噪”与“沉浸式”三种降噪模式。这三种模式降噪水平依次递增。
在相对安静的环境中,可以选择使用通透模式,能让朋友、家人、同事的声音更清晰,同时消除掉一些环境中的底噪;如果在交通过程中,可以选择消噪模式,屏蔽掉地铁中像是列车行进的轰鸣和噪杂的对话声。如果想在声音层面与外界隔绝,可以选择沉浸模式,确实有一种坐在高级录音棚的感觉,打开音乐后周围几乎没有一丝杂音,单纯的享受音乐。
此次Bose QC Ultra还新加了一项沉浸空间音频的功能。通过芯片的计算可以模拟真实的多声道体验,无论是何种音频平台或设备,都能够使音频内容实现多维和多层次的呈现。

Bose沉浸空间音频有两种聆听模式:“静态”或“动态”模式。坐在工位上或者家里沙发的时候,可以选择“静态”模式。“动态”模式则让音频随着头部的摆动而适时调整为最佳的听音位置。
QC Ultra也依旧保留了耳机接口,附赠的2.5mm转3.5mm音频线,可以链接播放器和电脑使用。
250g的重量,长时间佩戴也不会给头部带来什么负担,而且摘耳机很快进入待机模式这一点,也能避免电量的消耗,虽然不是什么核心点,但真的非常重要。
5、《这就是ChatGPT》
从去年11月开始,就不断有周围行业外的人对ChatGPT是啥,咋用充满疑问。可以通俗的向他们解释就是人工智能的一种,可以像人一样对话。或者详细点的会说是一种基于大语言模型的一种应用。如果真的想了解其中原理,这本书可以说是必读之一。
毕竟连ChatGPT的始作俑者OpenAI公司的CEO 山姆·阿尔特曼都称这本书为“见过的对ChatGPT原理最佳的解释”。

整本书不长,也就10多万字,32开纸100多页,薄薄的一本,里面配图很多,文字不好理解的部分看图很快也能明白。
作者有多牛这里就不介绍了,将一项世界顶尖的技术用普通人都能看懂的逻辑讲出来本身就已经非常厉害了,给我的感觉就像是霍金写时间简史。

如果说这本书对于ChatGPT使用有什么提升,那我认为就是更了解ChatGPT也就能对这种应用或者说技术进行怯魅。
固然ChatGPT足够惊艳,但跟科幻片的中一众人工智能来比仍是初生阶段,我们对于人工智能的认识也需要从文艺作品中脱离出来,回到现实当中,如果把ChatGPT当作贾维斯,那对话起来会很费劲,甚至觉得它不够好用(虽然他已经很好用了,而且再以惊人的更新速度变得越来越好用)。
如果你也有认为值得推荐的新奇好物,欢迎给我们投稿,来谈谈这些好东西的使用体验。
0 条评论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