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OPPO 举办了 AI 战略发布会,并与 IDC 联合共同发布了《AI 手机白皮书》,推进 AI 手机时代的发展。在发布会上,OPPO 首席产品官刘作虎表示,:“AI 手机将是继功能机、机智能机之后,手机行业的第三个重大变革。”
OPPO 在会上提出了 AI 手机应该具备的四大特性:
能够高效地利用计算资源,满足 AI 时代下生成式 AI 的计算需要;
能敏锐的感知真实世界,了解用户与环境的复杂信息;
拥有强大的自主学习能力;
具备更充沛的创作能力,能为用户持续提供灵感与知识支持。
也就是说, AI 时代下的个人移动终端“终于”摆脱了传统智能手机堆硬件、卷影像、讲质感的无聊阶段,真正的回归服务用户。
前段时间在 CES 上大火的 AI 硬件 rabbit R1 和苹果著名声优艾维团队设计的 AI Pin 都让我们在一潭死水的手机硬件市场上见到了一丝丝波澜。

有消息称,苹果将在今年推出的 iOS 18 中内置接入大模型的全新Siri助手,让它真的能成为用户手中的私人助理,为用户打理一切事物。
这些产品正用智能交互的方式越来越贴近科幻电影《Her》的硬件形态,让用户尽可能的用自然语言去和设备“沟通”,而不是对着一块屏幕戳戳戳。

在手机领域之外,AI 已经为多个行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个人用户比较容易接触到的,就是生成式 AI 替代策划、设计师、程序员完成例如:素材生成、网页制作、文案撰写、数据分析、代码辅助生成等繁复的工作。
而在例如金融、制造业、智慧城市等行业里,AI 也能够辅助生产管理、预测市场走势、交通智能调度等多项工作。
对于常年排在国内智能手机份额占有率前五的 OPPO 来说,从手机硬件入手布局 AI 是有很大先天优势的。智能手机已经从传统的通讯工具升级为用户的钱包、钥匙以及多媒体娱乐终端。据全球移动通信协会统计,截止2023年,全球已有54%的人口拥有智能手机,而平均每个用户每天使用手机的时常超过了6个小时,它的使用场景已经渗透到了用户生活的方方面面。
针对OPPO提出的 AI 手机四大特性,我们逐条进行分析,并为其找出手机使用过程中的对应场景。
1.能够高效地利用计算资源,满足 AI 时代下生成式 AI 的计算需要
目前,想要在端侧满足生成式 AI 的算力需要,强大的硬件是不可或缺的。
高通和联发科都针对 AI 运算推出了全新的旗舰处理器,骁龙8Gen3和天玑9300在多家的量产机型上都已经支持最高70亿参数大模型的运算处理能力。IDC则认为未来手机内存 16G RAM将是 AI 智能手机的基础配备,想要达到最好的使用体验,处理器之外的硬件也需要一同配套升级。
手机厂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在硬件拉至同一起跑线的前提下,如何利用软件优化、调配,达到更灵活高效的资源调配。
2.能敏锐的感知真实世界,了解用户与环境的复杂信息
3.拥有强大的自主学习能力
之所以将这两条内容合起来说,是因为用户最后得到的“便利”,是基于两条综合学习得来的。让手机“感知真实世界”,听起来有点玄幻,但从应用角度来说,就是让手机理解用户在哪、正在做什么、想要做什么。
举例来说,当用户处于地铁站时,系统可以通过定位得知用户处于地铁站附近,系统通过学习,发现用户每天都会有相对固定的通勤时间,从而给出判断:该时间点用户应该是要去乘坐地铁,而不是恰好路过地铁站。
AI 基于以上的“思考”,通过桌面的“智慧助手”提示用户提前一键打开乘车码,避免手动点击支付软件——选择出行——打开乘车码等繁琐步骤。
前段时间我趁周末去香港短暂的玩了两天,当 AI 收到了我身处深圳,并且购买了去香港的高铁票后,便在桌面提醒我是否需要提前购买香港的本地流量包,还做出了一个简单的香港美食、购物指南,对于不提前做路线规划的小白用户来说可以说十分友好了。
除去思考后作出的判断之外, AI 手机还需要有很强的“直觉性”。
比如各位肯定都有过在微信复制抖音、淘宝链接再去软件跳转的经历。传统的操作步骤就是复制链接后退到手机桌面,再点击对应的软件跳出信息。

OPPO 目前的做法是当用户复制链接之后,手机就会提示用户,可以一键打开对应的软件并完成跳转。
因为按照常人的思维,入过你不想点开这个链接的话完全没有理由去复制这个链接,做复制这个动作就是为了打开这篇内容,所以直接弹出对应软件的跳转链接是更加符合“直觉”,更聪明的做法。
4.具备更充沛的创作能力,能为用户持续提供灵感与知识支持
这其实是目前用下来一众 AI 手机之后,我认为进步最大、最能够体现出 AI 到底能做什么的一条。如果用OPPO X7系列手机来举例的话,主要可以分为照片AIGC消除、图片风格化生成、风格文案撰写以及 AI 通话助手。
照片AIGC消除,极大程度的解决了小白用户“PS无能”的问题,只需要框选想要消除的部分, AI 就会帮你消除后,学习整张图片的场景布局,自动帮你“补全”消除掉的场景,这和使用PS中的“仿制图章”复制周围环境补全画面有本质区别。

而风格化图片生成目前最广泛的应用场景就是 AI 写真,可以将照片转换成国风、韩漫等不同风格照片,以前需要专业画师做的事儿,现在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通过 AI 手机生成了。

风格文案撰写亦是如此, AI 会学习各大平台的文案风格,根据描述和需求形成相应平台的语言风格,为用户在该平台获取更多的曝光度,虽然肯定比不上运营老手,但对于个人用户或者刚接触平台的新手来说,在前期还是非常有帮助的。
通话助手其实算不上是“新”功能,但经过大语言模式的洗礼,通话助手能够充分理解自然语义环境下电话那头的人想要表达什么,并尽可能的通过自然顺畅的语言来回答对方,配合 OPPO 小布助手的通话摘要功能,即使漏接电话也能明白对方想要表达什么,自行选择是否拨回去进行进一步沟通。

你没看错,OPPO 的小布通话助理和对方的金融 AI 客服愉快的聊了三分半钟……
总结
可以说具有“创作能力”的 AI 手机出现,才真正意义上的做到了手机厂商设想的,通过智慧助手帮用户“分忧”的使用场景,大语言模型赋予 AI 手机的新能力,让手机的“智能化”达到了全新的高度。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你的 AI 手机助手真的就会想电影《Her》中一样,能和你通过纯聊天的沟通方式完成所有的事儿,让用户能够放下冰冷的设备,拥抱美好且真实的生活。
我们所向往的未来生活,绝不应该被“困”在一台类似Vision Pro的设备中,隔着玻璃和屏幕看对方由显示器生成的电子面孔,你觉得呢?
0 条评论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