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计算机视觉到自然语言处理,再到多模态大模型,人工智能正在从“单一感知”迈向“多维认知”。中关村仿生机器人大赛吸引了101支企业/团队竞相角逐,揭示了AI发展的下一个前沿:具身智能。与此同时,海淀区正以此为突破口,编织着从"数字智能"到"物理智能"的产业新图景。
仿生机器人的“奥林匹克”
走进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仿生机器人大赛决赛现场,仿佛置身未来科技展览馆。11月25日至26日,2024年中关村仿生机器人大赛总决赛现场,52支创新团队的56款机器人正在72个赛项中进行技术和工程的比拼。开赛之前,参赛团队在调试区域忙碌着,准备开启一场精彩纷呈的“机器人奥林匹克”。
多足仿生机器人赛道上,随着裁判一声令下,一台四足机器人快速起步,灵活地穿梭在障碍赛道上。它稳健地攀上斜坡,小心翼翼地跨过台阶,甚至还要挑战独木桥。
“这种机器人采用了动态步态规划算法,能够实时调整重心,”一位工程师向观赛的观众解释道,“就像人类走路一样,它需要在移动过程中不断保持平衡。”
另外一位“运动健将”第一次挑战楼梯失败后,在第二次尝试中成功登上障碍,现场爆发一阵欢呼,仿佛在为一位真实的运动员加油助威。
在人形仿生机器人赛道竞速赛的“跑道”上,人形机器人“天工”甚至以奔跑的方式完成比赛,工作人员需要快步跟随,才能跟上它的步伐。
在不远处的具身大模型赛道工业应用场景中,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的“小初”机器人正在展示其精准的操作能力。在通过大模型提供的“大脑”接收工作人员的语音指令之后,只见它稳稳地行进到指定的位置,拿起二维码扫描枪,对准目标进行扫描,动作行云流水,让人惊叹于其对精细动作的掌控。
在其他仿生机器人(创新赛道)上,来自海淀的企业灵心巧手的仿生机器人则在演奏钢琴,机械手指灵活地在琴键上跳动,这大概是最“硬核”的音乐表演了。除此之外,该公司还研发了有6根手指,具备42个自由度。
松延动力的智能仿生头Hobbs尽管只有“上半身”,但它的脸和头部能够根据用户的互动进行面部表情的呈现。“我中了500万, 我又把彩票丢了,我又找回来了”,工作人员的三句话让Hobbs戏精上身,面部表情随之夸张变化,裁判团忍俊不禁。
“这次大赛的参赛作品让人眼前一亮。”一位观众感叹道,“有会飞的、会游的、会爬的,简直就像一个微缩版的自然界。”的确,从现场摄像机的镜头俯瞰赛场,大屏幕上各种形态的机器人让人目不暇接: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豹鲂鮄探索者队的水下机器人能够模仿鱼类游动,北京理工带来了面向林业场景的仿生蝗虫机器人,北航的可悬停仿生扑翼微型飞行器/BH-Fly可以在狭小管道探测巡检、高温或火场室内探查。
北邮清华联队的触握未来团队带来了具有触感反馈的仿人五指灵巧手,通过精妙的机电控制技术,为残疾患者带来福音。
本次大赛设置了四大赛道:人形仿生机器人、多足仿生机器人、具身大模型和创新赛道。其中,具身大模型赛道特别引人注目,它考验的不仅是机器人的硬件能力,更强调算法、多模态交互和环境理解能力,体现了AI与机器人深度融合的发展趋势。
作为我国首次仿生机器人领域的竞赛,本次赛事共吸引了来自全国的101支创新团队,参与160余个赛项。参赛队伍中既有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的学院派,也有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等科研机构,还有北京灵心巧手等创新企业的市场先锋。某种程度上,它既是一次“比赛”,也是一次“验收”,从侧面反映出仿生机器人领域正在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景,这种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参赛阵容,正是中关村创新生态的缩影。
大赛是一个缩影,当人形机器人在赛道上奔跑,当工业机器人在分拣货物,这些闪光的创新时刻背后,是海淀区从实验室到产业链的完整布局,从基础研究到应用落地,从人才培养到产业服务,一个完整的创新生态正在这里形成。在这片创新沃土上,技术的种子正在生长为产业的森林。
一场机器人领域的“集结号”
回望历史,中关村的发展轨迹很有意思。20世纪80年代,这里仅是一条经营电子产品的商业街。但得益于独特的区位优势,拥有众多高校、研究机构,加上地方政府对新技术产业化的支持,这片区域逐渐显现出其创新潜力。
这样的创新土壤催生了一波又一波技术变革。从门户网站到搜索引擎,再到移动互联网应用,不少重要的技术突破都在这里完成。如今,随着AI技术的兴起,具身智能、空间智能等前沿领域正在开辟新的发展空间。和过去一样,海淀的产学研体系在默默推动着这些新技术的发展。
目前海淀区已汇集近众多具身智能和机器人企业,更重要的是,这里还汇聚了清华、北大、北航、北理工等顶尖高校,以及中国科学院等国家级科研院所,构建起了独特的产学研生态优势。
在这样的背景下,仿生机器人大赛后举办的中关村仿生机器人大会成为观察当前技术水平与未来发展趋势的一个窗口。具体来看,本届大会汇聚了来自仿生机器人领域专家、企业家以及产业链上下游的相关人士参加。设置了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和仿生技术三个主题板块,涵盖了当前最受关注的技术方向,来自学术界和产业界的代表将就技术发展路径和应用前景展开讨论。
在大会颁奖环节,组委会共颁发了包括人形仿生机器人赛道、多足仿生机器人赛道、具身大模型赛道的全能优胜奖在内的数十个奖项,国地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表现尤为突出,在人形仿生机器人赛道中包揽竞速赛、障碍赛第一名和全能优胜奖。北理工仿生机器人团队则在多足仿生机器人赛道上展现出强劲实力,斩获全能优胜奖。在具身大模型赛道,江淮具身智能队凭借出色表现获得全能优胜奖。
在专家报告环节,多位行业领军人物从不同角度展望了仿生机器人的发展前景。
欧洲科学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教授高会军带来《面向类器官再生的显微操作智能系统》主旨报告分享。高会军教授的团队在“类器官再生的微观操作智能系统”上的探索,不仅推动了生物医学领域的前沿研究,也为机器人技术开辟了新的应用方向。该系统通过机器人与AI结合,能够高效、精确地操作类器官,解决了传统手动操作效率低、精度差的问题,为再生医学和个性化医疗提供了新方案。对机器人行业而言,这项技术标志着机器人应用从传统制造业向生物医学领域的深度扩展。
北京大学教授、银河通用机器人有限公司创始人王鹤介绍了基于合成数据驱动的具身多模态大模型在通用机器人领域的最新突破。他在《通向通用机器人:合成数据驱动的具身多模态大模型》的分享中表示,与传统依赖人工遥操数据的方法不同,银河通用机器人团队通过三维合成数据训练的方案,成功实现了亚厘米级的深度感知精度和高泛化能力的抓取系统,并在衣物操作、开放式导航等复杂任务中展现出优异表现。这一技术路线为解决传统数据采集成本高、泛化性差的行业痛点提供了新思路,通过高质量的合成数据训练,使机器人能够在未见过的场景中完成复杂任务。推动机器人技术在制造、物流、零售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
关于人形机器人的战略价值和技术发展现状,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总经理熊友军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他表示人形机器人不仅是国家科技战略制高点,更是具身智能时代的最佳载体。
“现在人形机器人有一个共识,是代表国家高科技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当前中国与国际处于并跑阶段的关键时期,通过建立开放的技术生态和数据集,将有助于推动整个行业突破技术瓶颈,加速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制造、特种作业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对解决劳动力短缺等社会问题具有重要价值。
他在报告重点介绍了创新中心自主研发的“天工”开放平台,该平台集成了高稳定性运动控制系统和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实现了12公里/小时的户外长距离奔跑能力,并开源了从本体设计到运动控制SDK的完整技术栈。
在上午的圆桌讨论环节,清华交叉信息研究院高阳助理教授、香港中文大学贾奎教授、国讯芯微执行总裁蒋琛等业界专家,就“AI驱动机器人进入具身智能时代”展开了对话。从计算机视觉、机器人控制、芯片技术等多个维度,探讨了人形机器人发展的技术路径和挑战。
嘉宾们达成了一种共识:具身智能正面临从实验室走向应用的关键节点,但高质量数据集的标准化建设、多模态感知的技术突破、端到端部署的算力瓶颈等问题仍待解决。同时,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模式也将是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未来人形机器人有望像智能手机一样进入千家万户,成为AI时代的重要载体。
在下午的议程中,大会进入了更加深入的技术探讨和产业应用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刘宏在致辞中强调了仿生机器人在国家科技创新中的战略地位。
在“人形智梦·人形机器人”环节,杭州宇树科技CEO王兴兴、北京加速进化科技CEO程昊、睿尔曼智能科技CEO郑随兵等行业领军者分别就人形机器人的技术突破和商业化路径展开深入探讨。他们的分享聚焦于如何将实验室技术转化为可落地的产品,以及在规模化应用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随后的圆桌论坛中,在山东大学教授张伟的主持下,来自北京理工华汇智能、北京伟景智能、乐聚机器人等企业的负责人就人形机器人的产业应用展开了热烈讨论。与会嘉宾普遍认为,人形机器人正在从概念验证阶段逐步迈向实际应用,在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已经显现出巨大潜力。
在“智仿未来·仿生机器人”环节,两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带来了前沿技术报告。北京理工大学智能机器人研究所副所长石青教授深入介绍了微型仿生机器人的最新研究进展,探讨了微型化和智能化的技术路径。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长聘副教授赵慧婵则从仿生人工肌肉的角度,分享了新材料在仿生机器人领域的应用前景。
在最后的圆桌论坛上,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戴振东主持了关于仿生机器人现在与未来的讨论。来自云深处科技、因时机器人、灵心巧手等企业的技术负责人,就仿生机器人的技术演进路径、应用场景拓展以及产业生态构建等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
大会上专家和学者的观点和探讨,为机器人的产业化道路提供了借鉴和思路。而在政策层面,海淀区也在用系统工程的方式为创新“破题”。
用系统工程“破题”
事实上,此次中关村仿生机器人大会是海淀区构建人工智能和具身智能产业生态的重要一环,回顾过去一年,海淀区在人工智能和具身智能领域的政策布局可谓环环相扣:
● 2023年7月,发布《关于加快中关村科学城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对技术创新性强的大模型项目提供最高1000万元资金补贴;
● 2023年9月,出台《中关村科学城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引领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将中关村科学城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引领区;
●2024年4月,发布《打造全国具身智能创新高地三年行动方案》,这是北京市首个针对具身智能的专项行动方案;
● 2024年8月,推出《中关村科学城人工智能全景赋能行动计划》,进一步强化人工智能在各领域的应用落地。
据海淀区副区长唐超在大会上介绍,海淀区在具身智能和机器人领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已汇集包括清华、北大在内的21所设有人工智能本科专业的高校,拥有1.23万名人工智能学者。在产业方面,区内有1300余家人工智能相关企业,160余家机器人创新企业,其中人形机器人企业近20家,占全国约1/3,形成了以大脑、小脑、本体为核心的具身智能全产业链条,并入选工信部2024年度机器人产业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这些系统性的政策布局,体现了海淀区打造具身智能创新高地的决心。正如朱敏院长在致辞中所说,仿生机器人正逐步成为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塑造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力量,在政策护航下,中关村有望成为引领这一前沿领域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具体落地层面,海淀区正在构建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具身智能产业支持体系:
唐超副区长在大会上所强调,区政府正通过“三大支柱”来支撑产业发展:一是前瞻布局共性技术平台,包括建设具身智能研究院、创新平台和机器人共享加工中心,为企业提供基础研发支持;二是打造应用场景生态,围绕商业、医疗、工业等重点领域,组织实施可复制、可推广的具身智能应用示范工程;三是优化产业创新生态,通过设立100亿元中关村科学城成长基金,构建“母基金+直投基金+政策型基金”的投融资体系,并配套实施“海英计划”、“薪火共燃”等人才项目,形成“资金+人才”的双轮驱动。这种系统性的支持体系,不仅为具身智能企业提供了从技术研发到市场应用的全链条支持,也为产业持续创新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一座城的远见
当前,全球人工智能技术正在从算法模型向实体智能延伸,具身智能成为新的突破口。海淀区在这一领域的布局,既是对其“人工智能第一城”地位的延续,也展现了对未来科技发展的敏锐嗅觉。
纵观全球科技创新高地的发展历程,政府政策始终扮演着关键角色。从美国国防部推动互联网发展,到日本通产省引领机器人产业,再到以色列政府扶持创新创业,无不印证着前瞻性政策对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海淀区的发展同样如此,从20世纪80年代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兴起,到如今人工智能产业的蓬勃发展,每一次转型升级背后都离不开政府政策的精准引导和有力支持。这种“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发展模式,已成为推动区域创新的重要经验。
具身智能的发展之路并非坦途。与通用人工智能一样,它面临着一系列现实挑战:如何实现人形机器人的低成本量产?如何突破核心零部件的技术瓶颈?如何平衡研发投入与商业回报?这些问题,等待着业界共同探索与突破。
海淀正在提供一种答案,其优势在于其完整的创新生态,从基础研究到应用落地,从人才培养到产业服务,这里已经形成了一个自我循环、持续进化的创新体系。
对海淀而言,中关村仿生机器人大会不仅是一次行业盛会,更是促进政策落地、构建创新生态的一次契机。当下全球科技竞争日趋激烈,海淀正以务实的政策举措和创新的产业生态,打造产业未来范本,这种做法值得期待。
有趣的是,这个范本可能具有更加普世的借鉴意义:近期,OpenAI在华盛顿特区的一次活动上明确表示将与新政府就人工智能方面的政策进行合作,并建议州政府和联邦政府共建人工智能经济区。有评论称,这是在学习中国在推动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发展时,长期采用的模式,例如建立国家级AI创新平台和科技产业园区。
在这个意义上,中关村仿生机器人大会不仅是一场技术盛会,仿生机器人大赛也不仅仅是行业交流的平台,更是产业和城市发展的风向标,为我们展示了在人工智能和具身智能的演进过程中,产业界和学术界正在进行怎样的探索,政策制定者们是如何为创新护航,又将带来怎样的可能性。
0 条评论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