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浪潮下,无人配送技术正走向成熟,成为改变物流配送行业的关键技术变量。中美两国在这一赛道上的表现尤为突出,如今中国无人配送的玩家也正在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在配送规模和配送场景上赢得先机。
近日,著名投资人、方舟投资CEO“木头姐”凯西·伍德的ARK基金团队发布的《Big Ideas 2025》报告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AI)、机器人技术等五个技术创新领域,并预测这些颠覆性技术将推动各行业实现指数级增长,推动全球经济的持续变革。
在人工智能领域,该报告特别提到了无人物流市场当前正迎来广阔前景。无人配送的最大价值在于显著降低对人工的依赖,实现物流效率的提升,优化人、车、货、场等要素的重构。
报告显示,自动驾驶技术在不同场景下的自主配送方案都能带来显著的成本优势:无人机在小件快递方面可将成本从5.40美元降至0.35美元;地面配送机器人可将批量配送成本从2.40美元降至0.40美元;在长途运输方面,自动驾驶电动卡车每吨英里的成本可从0.07美元降至0.03美元。
报告预计,到2030年,自动配送将发展成为一个接近9000亿美元的市场,其中机器人和无人机负责的“最后一公里”配送约占400亿美元,中程和长途自动驾驶运输约占4200亿美元。这种变革不仅将降低物流成本,还将重塑消费者行为,推动即时配送服务的普及。
中国无人配送车为何会在2025年成功“出圈”?在《Big Ideas 2025》报告中,依据竞争优势对无人配送企业进行了排名,第一名是来自美国的Starship Technologies,第二名和第三名分别是来自中国的新石器无人车(Neolix)和美团(Meituan)。
在商业化应用方面,中国的无人配送车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从报告中就可以看出,名单里第一的美国公司在订单量是第一,但其应用场景基本上局限在大学校园道路内,而中国玩家则主要在公共道路上进行L4无人化运营测试。
在中国,由于物流领域的运营模式相对可控,以及物流行业人力的短缺,自动驾驶已率先在物流领域实现商业化,并投入大规模的使用。据悉,无人配送车已经开始在我过多个城市和省份实现规模化应用。众多城市和省份已设立自动驾驶L4、L5级别的示范区,并规划出特定的测试运营道路与场景。全国几十个城市已开放大容量无人配送车的行驶权限。工信部、公安部等部门也曾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
中国无人配送行业的众多玩家中,不仅有美团、京东、顺丰控股、阿里巴巴、中通快递等深度布局的科技巨头,还有新石器、毫末智行、白犀牛等专注无人驾驶技术开发和应用的科技公司。这些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拓展应用场景、提升服务质量,正在推动我国无人配送行业的快速发展。
除了报告中提及的新石器无人车之外,另一家同样来自中国无人配送行业的毫末智行及其代表性的末端物流自动配送车小魔驼,也在快递物流及商超配送领域有着出色的表现。
据报道,毫末智行在5年前就开始了对自动驾驶的研发,如今拥有L4级的自动驾驶能力。毫末末端物流自动配送车小魔驼可以适应全天候24小时配送需求,短短几年间将行业单车平均价格从数十万元降到了几万元,极大降低了无人配送行业的落地成本。
2024年年中,小魔驼在上海浦东新区开展L4自动驾驶运营测试。这意味着,毫末的自动配送车开始正式进入到上海这座超一线国际化都市。截止目前,毫末小魔驼如今在国内北京、上海、保定、成都等10多个城市实现了落地。2024年底,毫末已开始在成都武侯筹建智能机器人制造工厂,将为接下来的规模量产奠定坚实基础。
据悉,2025年春节前后,毫末智行接到多笔大订单,涉及物流、安防、清洁等更多智能机器人领域。毫末的无人配送商业化进程和机器人产品正在加速落地。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逐步成熟,中国无人配送行业正迎来新的发展阶段。预计未来几年,中国无人配送行业的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技术将不断进步,应用场景将进一步拓展,为物流行业的智能化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中国无人配送车“出圈”不仅展示了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强大实力,也为全球物流和配送行业的变革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启示。
0 条评论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