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有着世界领先的半导体制造和硬件代工业,又有着技术、尤其是数据采集及分析上的技术优势,听上去这是一个对智能硬件创业者来说再合适不过的市场。不过,如果你有参加PingWest SYNC2014台北站的主题活动就会发现,其实台湾的智能硬件创业者,也有自己的挑战要克服。
其中问题之一,就是台湾市场对于创业者的资金提供很少,相比起中国大陆,台湾的创业者并没有办法靠一个概念就获得养活团队到生产产品的资金。而来自Sentri的联合创始人謝復雅所做的主题演讲也与这个问题有关:通过自身案例来分享如何利用互联网的资源来将所付出的成本最小化。
謝復雅认为,台湾基于软件的创业要比智能硬件创业做的好很多,原因在于软件开发所需要的资源和资金相对较少,所谓“领先”的制造业只是被大公司垄断的生产这一环节,而并非一个随处都可以定制产品的大环境。在这个前提下,需要创业公司们利用一些做软件App的思路来做智能硬件:即尽可能的将前期工作做的完善,并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来完成产品。
Sentri的产品是一款智能家居的中控设备,与其他同类产品不同的是,Sentri不仅仅是一个像路由器一样的中间平台,本身还具有完善功能,包括摄像头的动态监测(监控、防盗);燃气和烟雾监测;以及天气等日常信息显示。謝復雅说到,在做这款产品之前,由于公司并没有多少启动资金,不可能一边制造一边测试一遍修改,所以他们首先做的事情就是确认即将开发的产品是不是真的“有价值”。例如,在考虑是不是要加入天气显示功能的时候,团队就有过认真的讨论,但始终存在一个疑问:明明掏出手机就可以看到的天气信息,有必要固定在一个地方显示么。而他们采取的办法并非是“管他有用没用,加上去就好”的方式,而是在团队办公室每天手动更新一张纸质的天气信息,久而久之发现,大家习惯了瞄一眼就可以看到的信息,会变得对其更加依赖而不去查看手机上的信息。这个例子在整个产品设计之中名为Pretotyping,是比定型更前的一步。一般产品都不太会将这一步做好,但却可以减少后面模型测试的很多工作。
当然,硬件产品还是要落到生产上,不可能一直靠设计和设想就能保证一次成功。手板、样机的制造对最后的量产产品有着决定性的左右。不过正如开始所说,台湾所拥有的优势是在制造工业而不是制造环境上,假如你已经有一整套良好的方案,台湾的企业可以帮助你迅速、稳定的生产出量产品。但是如果想小批量试产,一边测试一边改进,对不起,时间和精力都不允许。(这个问题在之后的圆桌讨论中多次被提到)而Sentri则采用了一个更为“科技”的途径来解决这个问题:3D打印。
说句题外话,在这次台湾的互动上,在与其他媒体和创业者交流的过程中,有件事情稍微出乎我们的想象:在台湾,一般的用户对于智能硬件、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没有什么兴趣,而无论是创业者还是普通用户对3D打印的兴趣却特别的高。或许是因为3D打印在 他们看起来更酷一些。
暂时不讨论为什么普通用户更喜欢3d打印机,但是3D打印技术比起生产线有着较低的成本和较高精度这两方面优势。而在台湾,也有着更多的公司经营3D打印的业务,謝復雅认为这对于台湾的硬件创业者来说是一个很好地资源,很多材料元件可以用3D打印制造出来,保证产品原型的情况下还可以节省成本。或许这件事情在深圳看来是不可能的,但在另外一个地方,事实就是这样。
謝復雅还谈了另外一点与硬件创业者息息相关的事情:众筹。在他看来,众筹平台已经彻底变成了一个广告宣传平台是一个事实,但合理利用这个平台还是可以让创业者获得很多有用的信息,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用户反馈。通常众筹平台比起电商平台来讲,更能黏住用户——购买一件还没有成型的产品,必然会更多的关注产品的动态。借此来当做市场调查,获取用户的反馈,进一步完善最终产品的形态。Sentri就在众筹的过程中发现,比起科技爱好者来讲,对于这种一体化的智能家居设备反而是有一些年纪的、不太关注科技产品的人更感兴趣。科技对于他们来说太过复杂,简单的生活更能吸引到他们。得到这样的反馈,Sentri下一步则可以更精准的投放广告。
作为一个智能家居的创业者,Sentri面临的市场资源和环境都有着特殊性,自然方法也需要有些不一样的地方。不过这场演讲却留下了一个所有智能家居产品、尤其是创业者都有的问题:开放API。每家做智能家电系统的厂商几乎都会开放API,但靠什么来吸引其他终端?而开放的态度和“封闭”的标准哪个才是现在智能家居的关键呢?这个问题,或许需要所有的创业者都来好好思考一下。
0 条评论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