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从Google 32亿美元收购Nest,到苹果发布Home Kit,再到Nest 5.5亿美元收购Dropcam,由新的软件平台和硬件设备组成的Internet of Things(物联网,简称IoT)是为当下最热门的话题。但对亚洲乃至台湾来说,这仍然是一个较为陌生的领域。
Electric Imp是总部位于旧金山的一家物联网云服务创业公司,公司主要提供云平台以及一些基础的物联网解决方案。2012年末公司完善了开发者预览包,让制造商绕过底层的技术开发过程,在云端已有的技术之上定制自己的产品。
在PingWest SYNC 2014台北论坛上,我们邀请到了Electric Imp亚洲市场总监&台湾总经理William Wang做一场主题演讲。他以火爆的Nest为案例分享了物联网背景下Electric Imp能做的事情,以及台湾在物联网市场的一些机会。
为什么是云平台,而不是一款硬件?
William 首先介绍了Electric Imp创始团队成员。其中创始人兼CEO Hugo Fiennes是苹果公司的老牌员工,经历了了iPhone1-5代的开发,之后跟随Nest创始人Tony加入了Nest公司。
2012年Hugo离开了Nest,并联合创办了Electric Imp,旨在为智能硬件、家电添加互联网服务。
之所以Electric Imp没有和炙手可热的Nest走一样的软硬结合的路线,William表示公司最先考虑的是Nest的的开发模式成本过高。“Nest还是以外观、硬件设计为导向的一个公司,他们在对产品外型追求和苹果公司有很多深思。”William说Nest很追求硬件的设计,但这会拉长底层技术研发的时间。
Nest目前团队300-400人,历时3-4年开发了两款产品,销量也不算非常乐观,所以作为创业公司很难有大量的资金支撑自己。
在William看来,物联网的家庭自动化方案解决上,竞争标准以及技术还比较混乱,设备通信协议包括Wi-Fi,火线,USB,红外线以及自动化产品生态系统,包括X10,UPB, mControl, HomeSeer,Control4,Vivint,PowerHome, ActiveHome Pro等。
一些想要开发联网电器或者设备的公司如果没有非常资深的工程师,仅开发底层技术就要浪费1年的时间。Electric Imp正是看到了目前创业公司的一些诉求和市场环境,于是搭建了一套开发套装,旨在让硬件产品或者独立开发物联网设备的商家能绕过技术壁垒,直接开发有趣的应用或者做硬件设计。
“Electric Imp要做的类似于物联网版的AWS。”William说。
Electric Imp解决方案的关键词:媒介、传递
在William看来,现在物联网服务的应用场景非常之多,比如说家里的白色家电,包括空气清洁设备、门禁、还有欧美国家喜欢用的洒水器,这些产品大多都不具备联网功能,还有很多开发的空间。
拿Nest来举例,在美国温控器是很常见的设备,大约25美金就可以买一个,但Nest卖250美金,是普通恒温器的10倍。那么Nest卖的就不是一个温控器,而是一个省钱的方案。比如Nest会提示你如果你用我设置的方案,你一年能节省500块钱电费,等于说扣掉成本,你还剩250,人们就很愿意买。“其实Nest并不好安装,还要特殊的电源,专业安装。”William说:“但他抓住了一个省钱的服务理念,就把一款普通的设备卖到了一个很高的价格。”
除了恒温器,目前家庭内能上网的产品还是手机、平板、电视,联网的设备还有很多待开发。在William看来,在联网设备有限的情况下,目前手机在家庭是一个连接互联网和设备的媒介。
Electric Imp现在用光感处理的方式传递信号——利用手机屏幕发出的不同颜色和频率的亮光让感应器识别。而手机屏幕上的闪光并不是随机发射光束,而是通过一串算法和逻辑把wifi连接的内容传递给另一个传感器(类似于灯光加密)。
台湾的机会是让硬件变“软”
William展示的一张表格中显示,在2012年底,Electric imp联网测试了60多万个设备。从地域分布中可以看出,欧美国家已经有大量联网设备,但亚洲,尤其台湾市场的红点很少,也就是说台湾的联网硬件的市场还有很多开发空间。
William提到物联网的应用场景并不仅限于家用,还可用于政府国土监测、汽车制造商的连接方案。”
“台湾是一个硬件制造力很强的地方,但还处在一个在硬件拼毛利的阶段。”William说:“把眼光放远,在底层技术已有的基础上开发一些更有趣的产品。”
0 条评论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