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情人梦》、《花样男子》、《死亡笔记》......作为动漫大国,动漫改编一直是日本影视作品的重要类别。火遍全球的漫威系列电影,其实也可算作美式漫改题材。中国的观众今年还能看到电影《寄生兽》、舞台剧《火影忍者》等引进的漫改作品,“漫画改编影视剧”俨然成为一种新的文化潮流。不过在中国,由于题材以及受众的缺乏,本土漫改题材一直不温不火,网剧《画江湖之不良人》却是一个例外。
豆瓣评分 8.3 分,第一季总播放量 7.4 亿,让这部改编自若森科技同名动画的真人剧赚足口碑与眼球。
《不良人》讲述的是一出“少年闯荡江湖”的武侠故事。背景发生在唐朝末年,藩镇割据,为李唐效命的特务机关“不良人”(类似明朝的“锦衣卫”)在执行过最后一次任务之后消失不见,而与他们同时消失的,还有关于李氏宗室的皇家宝藏。几十年来,江湖中人寻求宝藏而无所得,直到有一天,一个名叫李星云的孤儿出现……
“从不把《不良人》当漫改剧来拍”
虽然被打上“新派武侠”的标签,不过抛开那些酷炫的人设,《不良人》拥有一个传统的武侠内核:一个少年英雄的成长史。套用西方的“英雄之旅理论”来说,一个英雄的故事总是一段旅程:他受到冒险的召唤,离开他舒适平常的家园,进入一个充满冒险的不寻常世界,一路上遇见智者、盟友、敌人,经历严峻的考验和测试,最终得到嘉奖满载而归。
当然这部真人剧最令人称道的地方是对原著的忠实还原,网友 “他们开放在别处”给出的好评理由是:
“这种原作设定夸张,还敢完全参照着还原的作品,竟然能通过调色和演员表演做到不违和不尴尬的地步,已经很难得了。”
导演五百希望能够做到 2.5 次元的效果,即用三次元的手法来表现二次元。这不仅要在服化、道具、场景、特效上做到高度还原,又要在人物感情和故事脉络上平衡现实与虚拟的刻度。不过导演五百却表示,他从来没有把《不良人》当做漫改剧来拍。如果真人剧只有漫画粉丝来看,那改编肯定是有问题,是失败的。当业界都在抢着拿 IP 的时候,五百没有急着拿,直到他看到《不良人》的动画。他觉得,这部漫改是可以作为原创的严肃作品去对待。

他后来跟若森的人说,真人剧就是真人剧,不能依靠原来的粉丝来埋单,该看的一定会看的,得打到连动漫也没看过的人,这样才能形成反哺,“追过网剧反过来追原著”。像五百之前执导的网剧《心理罪》在播出后,作家雷米的小说原著,销量一下子就上去了。
《不良人》不在卫视播出,因为实在没耐性跟有关部门磨叽
《不良人》单集成本在 300 万左右,两季 24 集加起来大概 7200 万。五百预估,两季的播放量加起来 20 亿。“我只能保证我拍的东西是中上乘的。至于能否再上一个台阶,只能依赖其他因素,比如请鹿晗来拍。”
《不良人》之后登陆电视?原著动画就已经打上“18禁”等限制级的标签,如果真要上电视,恐怕还得提前一年时间准备排挡,或许还将面临审查的阉割。对于效率尤为看重的五百,与其把时间耗在这上面,还不如只在网站播放。
再说,网剧会更符合未来的创作规律,《不良人》于 2016 年 4 月 7 日在横店开机,7 月 9 日杀青。不到三个月,先行剪辑的第一季(共 12 集)便于 9 月 21 日在爱奇艺独家播出。马上,第二季也即将于 12 月 7 日上线,爱奇艺VIP会员可以一口气收看全集,非会员则要等待每周一集的更新。

大电影版《不良人》?反正五百不拍
从目前作品的口碑影响看,会。只是若森将电影的改编制作交给其他公司做了,导演也不再是五百。对此,五百表示没有遗憾:
“我喜欢起头,我不喜欢收尾。”
在 PingWest 品玩举办的 HAY!16 数字嘉年华上,五百提出过一个球员理论:
如果把拍影视比作球赛,现在就是好多球迷在球场上踢球。没经过什么训练就过来拍东西,觉得自己是个创作者就过来拍东西。其实做导演也必须需要大量训练才可以。
他预言,明年会有一批以 12 集为一季的精品网剧,单集成本可能超过 500 万,甚至达到 1000 万,但真正的精品会在 2018 年出来,这需要大量的人才与工业化支持、
为什么美剧的模式是合理的?因为它只拍 12 集,每拍几集就会换另一个导演来导。例如导演 A 拍完一二,然后就换导演 B 来拍三四五,再换导演 C 拍六七八。这保证每个创作者是在创作精力最旺盛时完成作品,也让时间控制更为精确,当你进入疲惫期时换一个导演再继续用非常亢奋的状态完成。
在五百看来,《画江湖之不良人》正在努力形成好莱坞的工业化模式,整部剧是由三个导演一起拍完的,比如有的导演擅长拍儿女情长,有的擅长拍动作戏,五百负责整体的把握。
“逐渐的,球迷都会退场,因为观众需要看到的还是球员在踢球。”
0 条评论
请「登录」后评论